第一章超级场营销概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超市营销》(修订第四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韩光军 崔玉花 编著 第一章 超级市场营销概述 第一节 超级市场的定义及特性 超级市场,简称超市,1930年首次出现于美国纽约牙买加皇后区。它的诞生被西方誉为零售业的一次革命。与其他零售形式相比,超级市场具有自助式服务、商品价格低廉等特征。因此,一经产生就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超级市场产生于70年代初,到80年代,香港已有300多家超级市场;中国大陆于1981年引进了超级市场这一现代化的零售经营形式,真正普及和发展则在90年代。目前,超级市场已深入到了我国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一、超级市场的概念与特征 (一)西方营销专家对超级市场概念的界定 由于超级市场诞生于美国,并首先在西方国家普及,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零售经营方式,所以我们主要介绍一些西方国家的营销专家对超级市场概念的界定。 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菲力普·科特勒在其《市场营销管理》一书中写到∶“超级市场是规模相当大的、成本低、毛利低、销售量大的自我服务的经营机构,其目的是为顾客对食品、洗涤剂和家庭日常用品的全部需要服务。现在,正在(美国)营业的超级市场有30500多家,每家的年销售额超过200万美元,占全美国杂货销售总量的72%。 “……超级市场已经向多方面发展。以提高其竞争能力,它们的规模越来越大,就日前情况而论,其营业面积约为25000平方英尺左右,超级市场销售的产品品类繁多。—般超过12000个品种。 ……超级市场也正在改善设施,例如在更昂贵地段设店、扩大停车场面积、精心设计建筑和内部装修、延长营业时间和星期日营业;广泛增加为顾客服务项目,例如支票付现、休息室和伴音音乐,超级市场还增加了促销预算;同时还大量经营私人品牌,以便减少自己对全国性品牌的依赖性和增加利润率。 “‘超级市场营销术’作为一种做生意的方法最近已扩散到其他行业中去了,尤其是在药品、家庭装饰品、玩具和体育用品行业。”(菲力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第六版,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市场学翻译组译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880-881页) 美国市场营销专家M·M齐默曼在其《超级市场》(Miss Distribution Publication, Inc,New York,1955年)一书中写到:“超级市场是被高度部门化了的、经营食品和其它商品的零售店。其或是完全由所有者自己经营,或是委托他人经营。有足够的停车场,而且年营业额不低于25万美元。但干货食品、日用杂货商品部门,必须采用自助服务的方式”。 根据菲利普·科特勒与M·M齐默曼关于超级市场的阐述,超级市场应具备以下特点: 1.自助式服务。这是超级市场的核心特征。 2.出售食品和日用品。 3.超级市场是一种高度部门化的零售商店。 4.有较高的营业额,达到适度规模。 5.有足够的停车场。这表明超级市场是同开车购物、批量储存、分批食用的快节奏、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 (二)西方及日本零售业务部门对超市概念的界定 1、美国的定义。美国超级市场学会将超级市场定义为:年销售额在100万美元以上至少设有自选杂货销售部,完全是按经营部划分的商店。 2、欧洲的定义。西欧各国对超级市场的概念阐述大体上一致,也相对规范。他们认为:超级市场是实行自选式服务的食品商店,其销售面积在400~2500平方米,销售商品包括各类食品和生活用品。 3、日本的定义。日本产业构造审计会认为超级市场的特征是:主要销售食品、日杂品、衣料等生活日用品;实行顾客自我服务方式;高周转、低盈利,主要实行折扣销售;营业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大多数是连锁店。 日本自助服务协会对超级市场的定义是:“以自助服务方式、由一个资本经营,年营业额1亿日元以上的综合食品零售店。”日本超级市场被分为综合超市和专门超市两大类。 (三)我国对超级市场概念的界定 我国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大词典商业经济卷》认为:超级市场是实行敞开式售货,顾客自我服务的零售商店。其特征为:敞开式销售,自我服务代替售货员服务;广泛采用定量包装,明码标价,分门别类摆在货架上,适合一次购买较多数量的商品;电子计算机结算代替人工结算,减少差错,缩短顾客等待时间;占用销售人员少,劳动效率高,节省费用开支。 基于上述有关对超级市场不同概念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超级市场是实行自助服务,营业面积在600平方米以上,营业范围包括各类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的现代零售商店。 二、超级市场的特征 根据以上对超级市场概念的分析,我们认为超级市场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一)超级市场是一种顾客自助式服务的零售经营形式 (二)超级市场出售的商品主要是食品和日用杂品,尤其以销售家用食品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