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第8课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 教 案 ) 课 程 职业道德与法律 班级 1405、6、7 授课教师 章节内容 第8课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计划学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 了解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理解法律程序对于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
公民享有的主要诉讼权利,认识证据在维护合法权益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技能 通过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基本程序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确法律程序的内涵,理解法律程序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增强程序正义观念。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主动将程序正义意识落实在行动上,学会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遇到不法侵害时,知道遵循法定程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增强证据意识和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联系实际说说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及注意事项。 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导致生活经验不足、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在受到不法侵害时某些学生往往采取不理智、不合法的方式,从而导致令人痛心的后果。从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养成角度来看,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程序正义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此外,从理论理解的角度来看,程序法比较实体法而言要抽象,青少年对于法律程序问题的认识也需要有效提高。
学生对于本节课中的一些概念,如证据、维权等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具备一些基本的感性认识基础,但他们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普遍比较肤浅,还存在着一些认识方面的错误,这也可能对本节课知识的接受造成障碍。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经验,促使学生的认识在原有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地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学生认识中存在的误区,及时加以纠正,使学生的认识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 增强程序正义观念
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 增强证据意识,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难点 增强程序正义观念
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从“讲、练、考、评、拓”5个环节具体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过程,以及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使用媒体资源情况。 一、崇尚程序正义
【创境激趣】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不同诉讼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并设置问题,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据此导入新课。
案例1 故意抢劫杀人,徐某被判死刑
徐某于2007年流窜至某市,采取刀刺、殴打威胁等手段抢劫过路行人,作案9起,案值一万五千余元。7月30日深夜,徐某在宁夏路持刀抢劫行人张某,抢劫中,徐某持刀向张某腹部猛刺一刀,致使张某失血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
当地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报案后迅速出动警力,经过侦查,将四处藏匿的徐某抓捕归案,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徐某提起公诉,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定徐某故意抢劫杀人,致人死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法判处徐某死刑。
案例2 邻居纠纷,法官断案
家住某市市北区镇江路干休所的王某和刘某是楼上楼下的老邻居,因为琐事两家起了争执,王某只要见到刘某就破口大骂,还在干休所范围内散布刘某的谣言。刘某不堪其扰、总觉得人们在背后指点自己,因而精神抑郁,健康状况受到极大影响,刘某多次劝说无效后将王某起诉到市北区人民法院。法院经审理认定王某侵犯刘某名誉权事实清楚,要求王某向刘某赔礼道歉,并在干休所范围内消除影响。
案例3 乱刻乱画该谁处罚?
济南历下区游客胡某在游览曲阜孔庙时,用水果刀在古建筑物上刻下:“胡某到此一游”,致使古建筑表皮严重污损。曲阜市文物局对胡某做出罚款200元,并赔偿寺庙损失的处罚决定。
胡某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对自己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予以承认,但认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文物保护机构只行使文物管理权,行使文物处罚权的则是公安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因而曲阜市文物局无权做出处罚决定,并以此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后,支持胡某的起诉理由,判决撤消了曲阜市文物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设置问题
1.什么是诉讼?
2.上述三个案例分别属于何种诉讼?
3.它们的涉案范围有何不同?
学生逐个阅读案例,观察体味、思考,由案例进入诉讼知识的学习。
【引思明理】
教师结合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比较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内涵。层层推进,深入探究,及时拓展诉讼的不同涉案范围,帮助学生知道不同的纠纷要打不同的官司。
一、崇尚程序正义
(一)诉讼的基本程序
1.诉讼的内涵及种类
学生认真听讲,阅读教材,交流研讨案例,进行思维整合,解决诉讼内涵及种类问题。
教师一案多用,使用多媒体课件再次向学生出示“案例1”,与学生共同分析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程序,重点分析在案件中各司法机关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