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4(购买性支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购买性支出 本章内容 购买性支出概述 行政管理支出 国防支出 文教科卫支出 基础设施支出 支农支出 政府采购制度 第一节 购买性支出概述 一、性质和特点: 有偿性,等价性,消耗性 二、规模和构成: 1、绝对量,相对量(占GDP比重) 2、构成: 消费支出——即期的,不能形成任何资产 投资支出——能够形成资本积累,为未来消费提供更多消费来源 3、内容: 消费支出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支出; 投资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支出,支农支出 三、经济效应: 微观效应:能够直接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1)政府干预经济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2)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协调均衡发展(3)保护民族产业支持国有经济发展(4)稳定物价水平。间接效应是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宏观效应:乘数效应,加速原理,挤出效应 第二节 行政管理支出 一、概述: 1、概念:行政管理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是维持国家政权存在、保证各级国家管理机构正常运转所必需的费用,也是纳税人必须支付的成本。 2、内容: 行政管理支出包括:行政管理费、公检法经费、武装警察部队经费、对外援助支出和外交外事支出五类 3、特征: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以消费者和生产者两种不同主体来认识政府(行政支出) 作为消费者,消耗社会资源(办公用品,雇员开支等); 作为生产者,提供公共服务(法律,政策,秩序等)。 特征:(1)属于管理性支出(2)属于公共性支出(3)支出具有刚性(4)属于消耗性支出 4、行政管理支出合理范围的界定: 判断某一时期行政管理支出总量及其增幅合理与否的关键在于政府所提供的各种公共品的范围。 在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范围既定的条件下,当行政管理支出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行政管理支出的数量达到最优。 二、行政管理支出分析 1、总量分析: (1)90年代行政管理支出占GDP比重经历先降后升的过程 (2)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且增速超过财政收入增速 (3)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多数年份增速超过后者 (4)我国行政管理支出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2、结构分析: 用途结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地区结构:(1)各地区行政管理支出水平主要由财政支出、从政人员数、人口数三个因素决定(2)从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来看,比例较高的省份大多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省份,经济发达省份该比例大多较低。 部门结构: 层次结构: 三、政府效率和机构改革 1、政府职能:社会管理职能,经济管理职能 2、机构设置:(1)需要原则(2)节约效能原则 3、机构改革: 4、国家公务员制度: 第三节 国防支出 一、概念:国防支出——是政府对所筹集的财政资金有计划地投向国防建设领域,对军事资源作出安排,从而满足社会成员对于安全的需要。 二、内容:国防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和有关国防工程支出等。 三、性质特点意义: 四、规模结构分析: 五、国际比较: 第四节 文教科卫支出 一、概述: 1、内容:政府用于文化、教育、科技和卫生方面的支出 2、性质特点:非生产性,消耗社会资源 3、意义: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与进步 二、规模结构分析和国际比较: 三、科教兴国战略: 第五节 基础设施支出 一、概述: 1、基础设施——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物质基础设施,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2、特点:准公共产品;规模经济效益明显,具有自然垄断性质;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 3、意义:为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增长。 4、分类:(1)纯公益项目:生态环保、防洪排涝、城市道路(2)低收费项目:灌溉、工程调水(3)一般收费项目:城市供水供气(4)能够全部收回投资而且能够产生资本积累的项目:电厂电站、收费公路铁路 二、现状: 1、增速很快 2、基础设施投资日趋多样化 3、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三、我国财政投融资体系 1、概念:财政投融资——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 2、特点:(1)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2)目的性强,范围有限制(3)计划与市场相结合(4)由政策性金融机构管理经营(5)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3、意义:(1)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2)体现政策取向,投资领域是先行资本或公共品(3)形成投资诱导机制,引导企业和银行投资 4、体系构建和完善 第六节 支农支出 一、内容:农田水利,江河治理,农业科技等 二、当今社会农业的特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