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 教学课件 作者 赵晴 第十一章 梁的变形.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列静力平衡方程 4.作内力图 5.建立强度条件 梁安全 + - + - + - + 小 结 目录 一、 用积分法求梁的弯曲变形 积分常数C、D 由梁的位移边界条件和光滑连续条件确定。 二、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 三、梁的刚度计算 1.刚度校核, 2.截面设计, 3.确定许用载荷: 三类刚度计算问题 四、求解超静定梁的方法 变形比较法 讨论题 2、挠曲线方程和转角方程的关系如何? 3、梁的弯矩方程分n段列出时,应确定多少边界条件才能 4、用叠加法求梁的变形时应注意什么? 确定挠曲线方程? 7、如何求解超静定梁? 1、为什么要计算梁的变形? 6、挠度的最大值可能在哪里? 5、积分法和叠加法哪个是基本方法? 1.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 2.梁的刚度计算 第一节 梁的挠度和转角 第二节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第三节 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 梁的刚度计算 本章重点 第十一章 梁的变形 第四节 简单的超静定梁 一、挠曲线方程: 挠曲线 7-2 第一节 梁的挠度和转角 F 目录 梁平面内弯曲时,梁的轴线由直线变成一条在纵向对称面内 的连续光滑曲线,这条曲线称为梁的挠曲线。 挠曲线方程: 由于小变形,截面形心在x方向的位移忽略不计。 1.挠度w:截面形心在铅垂方向的位移。 向上为正。 2.转角θ:截面绕中性轴转过的角度。 逆钟向为正。 二、挠度和转角 挠度 转角 挠曲线 F 挠曲线方程: 3.挠度和转角的关系 转角方程: 挠曲线 挠度 转角 F 目录 一、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推导弯曲正应力时,得到: 忽略剪力对变形的影响 目录 第二节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由数学知识可知: 略去高阶小量,得 所以 w w x 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为: 积分一次得转角方程为: 再积分一次得挠曲线方程为: 7-3 二、 用积分法求梁的弯曲变形 目录 积分常数C、D 由梁的弯矩方程分段点处的变形量确定。 梁的端点变形条件 梁的中段变形连续条件 -弹簧变形 目录 求梁的转角方程和挠度方程,并求最大转角和最大挠度,梁的EI已知。 解: (1)写出x截面的弯矩方程 (2)建立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并积分 积分一次: 再积分一次 例11-1 A B F 目录 w (3)由位移边界条件确定积分常数 代入求解 (4)确定转角方程和挠度方程 (5)确定最大转角和最大挠度 A B F 目录 w 求梁的转角方程和挠度方程,并求最大转角和最大挠度,梁的EI已知,l=a+b,ab。 解: (1)由梁整体平衡求支座反力: (2)建立弯矩方程 AC 段: CB 段: 例11-2 目录 (3)建立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并积分 AC 段: 目录 CB 段: 目录 (4)由边界条件确定积分常数 代入求解,得 位移边界条件 光滑连续条件 目录 (5)确定转角方程和挠度方程 AC 段: CB 段: 目录 (6)确定最大转角和最大挠度 令 得, 令 得, 目录 讨论: 梁的中点m的挠度: 力作用点C与梁的中点m越接近,两者相差越小 。若两点重合, 若C点靠近支座B,则两者相差最大,这时,近似的有 两者的相对误差不超过2.6%。 目录 设梁上有n 个载荷同时作用,任意截面上的转角为 ,挠度为w, 若梁上只有第i个载荷单独作用,同一截面上转角为 ,挠度为 , 由叠加原理知: 7-4 第三节 用叠加法求梁的弯曲变形 梁的刚度计算 即:梁在若干个载荷共同作用时的挠度或转角,等于在各个载荷单独作用时的挠度或转角的代数和。这就是计算弯曲变形的叠加法。 目录 一、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 已知简支梁受力如图示,q、l、 (1)将梁上的载荷分解 解: 例11-3 目录 EI均为已知。求C 截面的挠度wC ;B截面 的转角?B。 (2)查表得各C截面的挠度和B截面的转角。 (3)用叠加法求和 目录 悬臂梁受力如图示,q、l、EI均为已知。求C截面的挠度wC和转角?C 。 (1)将梁上的载荷变成有表可查的情形 解: (2) 计算各C截面的挠度和转角。 (3)将结果叠加 例11-4 目录 简支梁受载如图。试求截面中点C处的挠度。 例11-5 本题可采用微元法求解 解: 取微元dx, dF =qdx,查表得 dx 目录 二、梁的刚度计算 1.刚度校核, 2.截面设计, 3.确定许用载荷: 三类刚度计算问题 刚度条件 最大变形小于或等于许用值 图11-9 例11-6图 例11-6 图示简支梁,受载荷F=40 kN、q=0.6 N/m共同作用。已知 l=8 m,截面为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