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性质命题及其推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性质命题及其推理
一、下列命题各属何种性质命题?其主谓项的周延情况如何?
1.全称否定命题。其主、谓项都周延。
2.全称肯定命题。其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3.特称肯定命题。其主、谓项都不周延。
4.单称肯定命题。主项“人民群众”周延,谓项“历史的创造者”不周延。
5.全称否定命题。其主、谓项都周延。
6.特称否定命题。其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7.这个命题可以理解为特称肯定命题,也可以理解为特称否定命题。因为这里的联项“是”被省略了。如果“是”放在“不”字前面,可以构成一个特称肯定命题,即“我班有些同学数学考试成绩是不理想(的)”。这时,主项“我班同学(的)数学考试成绩”不周延,谓项“不理想”也不周延;如果“是”摆在“不”字后面,可以构成一个特称否定命题,即“我班有些同学数学考试成绩不是理想(的)”。这时,主项(“我班同学数学考试成绩”)不周延,谓项“理想(的)”周延。
8.特称否定命题。其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二、用欧拉图表示性质命题的主项(S)和谓项(P)的关系。
1.“所有S都是P”为假,S和P的关系有三种可能,用欧拉图表示如下:
(1) (2) (3)
(1)表示实际上S真包含P。
(2)表示S和P实际上是交叉关系。
(3)表示S和P实际上是全异关系。
如果在事实上S和P是处于上述三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所有S都是P”这个命题,就是假命题。例如,“所有人是欧洲人”(1);“所有医生是作家”(2);“所有的大学生是文盲”(3)。
“有S不是P”为假,S和P之间的关系有两种可能,用欧拉图表示如下:
(1) (2)
(1)表示S和P实际上是全同关系。
(2)表示实际上S真包含于P。
如果S和P在事实上是处于上述两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有S不是P”这个命题,就是假命题。例如,“有的等边三角形不是等角三角形”(1);“有的苹果不是水果”(2)。
“有S是P”为真,S和P之间的关系有四种可能,用欧拉图可表示如下:
(1) (2) (3) (4)
(1)表示实际上S和P是全同关系。
(2)表示实际上S真包含于P。
(3)表示实际上S真包含P。
(4)表示S和P实际上是交叉关系。
如果事实上S和P是处于上述四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有S是P”这个命题,就是真命题。例如,“有的花是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1);“有的欧洲人是人”(2);“有些人是懂西班牙语的”(3);“有些学生是非洲人”(4)。
“有些S不是P”为真,S和P之间的关系有三种可能,用欧拉图可表示如下:
(1) (2) (3)
(1)表示实际上S真包含P。
(2)表示S和P实际上是交叉关系。
(3)表示S和P实际上是全异关系。
如果S和P在事实上处于上述三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有些S不是P”的命题,就是真命题。例如,“有些工人不是铁路工人”(1);“有些大学生不是足球运动员”(2);“有的牛不是植物”(3)。
5.“所有S都不是P”为假,S与P之间的关系有四种可能,用欧拉图表示如下:
(1) (2) (3) (4)
(1)表示S和P是全同关系。
(2)表示S真包含于P。
(3)表示S真包含P。
(4)表示S和P是交叉关系。
如果在事实上S和P是处于上述四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所有S都不是P”这个命题,就是假命题。例如,“所有的花都不是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1);“所有的植物不是生物”(2);“所有的花不是玫瑰花”(3);“所有的花不是红的”(4)。
三、已知下列命题为真,请根据命题间的对当关系,指出与其素材相同的其它三个命题的真假。
1.该命题为E命题。当E命题为真时,同素材的A命题“W学院所有的学生都是印第安人”是假的;同素材的I命题“W学院有些学生是印第安人”也是假的;同素材的O命题“W学院有些学生不是印第安人”是真的。
2.该命题为A命题。当A命题真时,同素材的E命题为假,同素材的I命题为真,同素材的O命题为假。
3.该命题为O命题。在O命题为真的情况下,同素材的A命题为假,同素材的E、I命题均真假不定。
4.该命题为I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