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杨柳 2教案 湘教版.doc

发布:2019-12-04约4.5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杨柳 2教案 湘教版 教学目标: 1.认识“昔、贱”两个生字,理解“附会、婀娜多姿、援引、冠冕堂皇”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介绍杨柳特点的方法,体会作者对杨柳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杨柳的赞美,珍爱之情。 2.了解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收集杨柳及作者丰子恺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杨柳的图片,师生谈话,认识杨柳。 2.今天,让我们随丰子恺先生一起走近杨柳,去感受它的独特与美丽。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介绍作者: 丰子恺,浙江人,现代画家,文学家、翻译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语。杨柳,是一种平凡的树,但古往今来却成为文人笔下不朽的赞歌,人们或赞其美丽的姿态,或借它表达离别之情。丰子恺先生又想借杨柳告诉我们什么呢? 2.配乐示范朗读。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书:喜柳 赞柳 三、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 (2)试着理解字义。 (3)找出佳句、美词。 (4)画出疑难之处。 2.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寓屋 鹅黄嫩绿 婀娜多姿 援引 冠冕堂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四、理清文章脉落 1.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哪些自然段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2.小组讨论分段,师巡回指导。 3.交流讨论成果。 喜柳:1-2自然段;赞柳:3-4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学习喜柳的段落 1.自由读,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喜柳的句子。 2.集体交流自已找到的句子。 3.重点赏析。 (1)因此给这屋起名叫“小杨柳屋”,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因此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此我自已似乎觉得与杨柳有缘。 A、说说句子中的修辞方法:排比。 B、理解句子之间内在的关系:居柳屋-画柳树-喜柳树-亲柳树。 C、朗读,加深体会,读出感情。 (2)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或者说我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说我爱它的婀娜多姿,或者说我爱它是陶渊明的宅边所种,或者还可以援引“客舍青青”的诗作为自己爱柳的理由。 A、哪些指的是柳树的外在美,那些指的是柳树的内在美。 B、放柳树的图片,加深对其外在美的认识。并结合描写柳树的诗句来欣赏理解。 C、讲述陶潜为何又号“五柳先生”的故事,并理解柳树中“清逸”的文化含义。 D、学生回忆《渭城曲》,理解柳与友谊的象征关系。 E、学生综合理解柳树的内在美与外在美。 二、学习赞柳的部分 1.默读,思考: 哪些句子是赞美柳树的,赞美了柳树的哪些特点?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重点理解: (1)听人说,这种植物是最贱的。 似贬实赞:不求索取,只讲奉献。 (2)杨柳的主要特点,是其下垂。 “垂”:谦虚,不忘本。 (3)何以专让柳作为春的主人呢? 结合上述两点来加深理解:因杨柳品格高尚,代表着美好,代表着生命,故人们将它作为春天的象征。 三、总结全文 1.再读全文,弄清作者的写作目的。 表达自己愿作杨柳一样朴实无华、乐于奉献、不忘根本的人。 2.理解作者的写法:借物咏志。 四、作业 1.收集写杨柳的诗。 2.写一篇感言。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林海 1教案 浙教版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在我国的内蒙古高原东部,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岭起伏,森林茂盛,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副其实的林海。   板书:林海   2.释题:课题中的“林”指的是什么地方的“林”?“林海”又是什么意思?   3.出示幻灯,简介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和黑龙江省的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100~1400米,它的森林以落叶松、红松、白桦为主。    二、初读课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