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第二节记忆系统.doc

发布:2017-03-31约3.1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经贸学院 重庆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教 案 纸 课程名称 班 级 年 月 日 授课人 日期 2013年 月 日 课题 第四章 第二节 课时 课时 教学内容 记忆的概述 记忆系统 遗忘 记忆策略 教学目标 掌握记忆的分类 掌握记忆的基本过程 了解遗忘的因素 了解记忆术 掌握遗忘的进程 教学重点 记忆的概念 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的三个系统 教学难点 遗忘的进程 影响遗忘的因素与遗忘的原因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论法 作业布置 感觉记忆、长时记忆的概念 回忆、再认的概念 长时记忆的最主要特点、编码形式主要包括什么?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第二节 记忆系统 1.感觉记忆性质 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 编码形式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容量较大,但只有一部分信息进入短时记忆 2、感觉记忆的编码 编码形式: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 (1)图像记忆: 视觉刺激停止后,视觉系统对信息的瞬间保持叫图像记忆 是指视觉器官能识别刺激的形象特征。 图像记忆存在的证据: a斯伯林实验(1960) b字母矩阵(呈现50ms) c整体报告法与部分报告法 部分报告法实验: 呈现时间:50ms 报告方法: 全部报告法:记住的东西全部或者尽可能多的报告出来 部分报告法:记住的一部分报告出来,而不是全部 回忆率: 全部报告法:50% 部分报告法:100% 结论:感觉记忆存在,容量很大,信息保持时间短 (2)声像记忆: 声像记忆又叫听觉登记。指听觉系统对刺激信息的瞬间保持。 听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 实验证据: 莫瑞“四耳人”实验(1965) 局部报告法优于整体报告法 表明:听觉通道同样存在感觉记忆,规律与视觉通道相同。 3.感觉记忆的存储 图像记忆存储容量 一般认为视觉感觉记忆容量的项目为9~20个或更多 声像记忆存储特点 容量:比图像记忆小,平均5个左右 时间:比图像记忆长,可达4s。 4.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换 感觉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 5.感觉记忆的特点 a.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未经任何加工的,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例如在瞬间内呈现视觉刺激,感觉记忆就是将其原封不动地按刺激的物理特征加以登记。它没有受到英语字母“B”或数字“3”这种意义加工,而是按原样直接加以储存的。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极短,视觉信息约在1秒钟内衰退,听觉信息约在4秒钟内衰退。 b.记忆容量较大 各种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储存量都大于可被利用的信息量,几乎进入感官的所有信息都能被登记。记忆容量的大小由感受器的解剖生理特点所决定,一般认为图像记忆的容量为9~20个比特 c.感觉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都是未经心理加工的信息,是尚未受到意义分析的信息,被登记的信息只有受到特别注意或模式识别,才能转入短时记忆,并在那里赋予它以意义,否则就会很快衰退而消失 二、短时记忆系统 1.定义 信息存储保持在5秒-2分钟之内的记忆 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 2.特点 保存时间:5秒-2分钟 容量限制:7±2( 3.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换 短时记忆中经过复述的信息将被保留,并向长时记忆转移 精细复述:在复述时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整合 得不到复述的信息会很快遗忘 实验表明,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干扰而非消退导致的 4.短时记忆的存储(1)复述 种类: ①机械复述: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地简单重复。 ②精细复述: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联系。 只有机械复述并不能加强记忆;精细复述是短时记忆存储的重要条件。 (2)短时记忆的遗忘进程: 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保持15s~30s,时间很短。 实验:皮特森 经过:让被试识记三字母连串后(apd clr iod)立即对某3位数进行“倒减3”的出声运算,如309-3=306,要求每秒钟减出1个数,以干扰被试的复述。 结果:间隔6秒,有68%的被试不能回忆,间隔18秒,则有将近90%的被试不能回忆起三字母连串。 信息进入短时记忆时,它的强度最大,易被我们所意识,但得不复述时,其强度会随时间推移而衰减,很快导致遗忘。痕迹消退说,这一假说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复述强化,其强度时间流逝而减弱,导致自然衰退。也可能是被某种目前还不清楚的生理过程所浸蚀,像海滩上的脚印被海浪冲刷掉一样。 三、长时记忆系统 1、定义:指学习材料多次复习长久保持在头脑中的记忆。又称永久性记忆。 2、特征: (1)记忆容量无限(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越多,越有助于记忆新东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