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基础型课程
教学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
总课时数: 单元学习 54课时
实践活动 2课时
总复习 4课时
总计 60课时
一、课程目标:
数与代数: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 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空间与图形:
5、初步感知对称、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量的计量:
7、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 千克=1000 克。
统计与概率:
8、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个5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课程内容: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单元
序号单元专题教学内容课时
安排1数据收集和整理学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
学习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32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整理和复习103图形的运动(一)轴对称图形
平移和旋转
剪一剪44表内除法(二)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
3. 整理和复习55混合运算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解决问题76有余数的除法表内除法与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表内除法的竖式
试商87万以内的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认识
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128克与千克1、克与千克的认识
2、认识常见的秤29数学广角——推理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
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310总复习 对本期内容进行整理、巩固。4三、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3、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4、重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二)学习方式
1、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事数学学习活动。
2、学习活动是活泼的、主动的、和有个性的。
3、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
(三)课外拓展性练习
1、课后练习主要是完成练习册和自编练习相结合,分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
2、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程度比较好,可以指导这些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拓展性的练习, 比如参加数学竞赛辅导或推荐学生自主学习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辅助教材。
四、课程评价:
为了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学期我将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根据学习内容和学情,在评价中我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师生评价、小组评价、生生互评、自我评价等不同的评价形式。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个性发展处于优势的群体,给予积极地评价,促使学生在更多地方面发展;对于某些方面处于弱势的群体,更要给予关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其主动参与评价。具体评价如下:
(一)评价指标
1、学生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