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通过深入分析“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课程紧密结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内容,以引导学生探讨国家出路的历史探索为主线,分析列强侵略对中国的深远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认识到民族复兴的重要性,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历史观念:培养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2.历史思维:训练运用史料分析、历史推理等方法,探究国家出路探索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3.历史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历史观,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主要历程及其特点。
②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和分析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救民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内在联系。
②掌握列强侵略加剧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③结合历史背景,深入探讨中国人民在列强侵略面前所展现出的英勇斗争精神及其历史意义。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电脑、历史教材、历史地图册。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
3.信息化资源:历史纪录片、历史文献电子版、历史教学PPT。
4.教学手段: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堂问答、历史角色扮演。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首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例如:“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接着,我会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了解近代中国在国家出路探索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曲折。”
二、自主学习
1.我会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国家出路的探索”,并勾画出关键信息。
2.学生阅读完毕后,我将组织课堂讨论,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找到的关键信息,例如:“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关于国家出路探索的历史事件?”
三、课堂讲解与探讨
1.教学重点: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主要历程及其特点
①我会详细讲解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过程,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要事件。
②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些探索的意义何在?它们为什么最终没有成功?”
③学生回答后,我会总结并强调这些探索的特点,如尝试学习西方科技、制度,但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
2.教学难点:理解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救民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内在联系
①我会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救国救民思想的产生背景,如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
②学生在理解背景的基础上,我会引导他们探讨这些思想的内在联系:“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些思想有哪些共同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③学生讨论后,我会进行总结,强调这些思想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教学重点: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①我会详细讲解列强侵略的历史过程,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
②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直观感受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灾难。
③学生了解列强侵略的背景和过程后,我会引导他们探讨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同学们,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有哪些反抗斗争?这些斗争有什么意义?”
四、课堂小结
1.我会邀请学生简要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例如:“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
2.学生回答后,我会进行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近代中国在国家出路探索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曲折,以及中国人民在列强侵略面前所展现出的英勇斗争精神。”
五、课后作业
1.我会布置一道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近代中国国家出路探索的意义”的短文。
2.我会强调作业要求,如字数、结构、要点等:“同学们,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题目为《近代中国国家出路探索的意义》。要求结构清晰,要点明确,论述有力。”
六、课堂延伸
1.我会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更多关于近代中国历史的书籍和资料,以拓宽知识面。
2.我会提醒学生关注国内外历史事件,培养对历史的敏感度和思考能力:“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