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工基础教案3.doc

发布:2017-05-17约5.08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 3-1基尔霍夫定律 课型 新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1.掌握节点、支路、回路、网孔的概念。 2.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教学重点 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的推广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刚接触复杂电路。 教学效果 教后记 第一节?基尔霍夫定律 一、基本概念 1.复杂电路。 2.支路:由一个或几个元件首尾相接构成的无分支电路。 节点:三条或三条以上的支路汇聚的点。 回路:电路中任一闭合路径。 网孔:没有支路的回路称为网孔。 3.举例说明上述概念。 4.提问:图3-1中有几个节点、几条支路、几条回路、几个网孔? 5.举例 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形式一:电路中任意一个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I入???(?I出 形式二:在任一电路的任一节点上,电流的代数和永远等于零。 (?I???0 规定:若流入节点的电流为正,则流出节点的电流为负。 2.推广:应用于任意假定的封闭面。流入封闭面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封闭面的电流之和。 例:本节例题 三、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内容:从一点出发绕回路一周回到该点时,各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U???0 2.注意点: (1)在绕行过程中从元器件的正极到负极,电压取正,反之为负。 (2)绕行方向可选择,但已经选定后不能中途改变。 练习 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是非题?(1)~(4)。 2.选择题?(2版周绍敏主编) 3.填充题(2)~(5)。 课??题 3-2支路电流法 课型 新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1.掌握支路电流法并能运用它解题。 教学重点 支路电流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 支路电流法的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基尔霍夫的两个定律。 教学效果 教后记 课前复习 1.电路的节点、支路、回路、网孔的概念。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压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第二节?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一、支路电流法 1.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两定律列出联立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2.对于n条支路,m个节点的电路,应用支路电流法解题的步骤: (1)选定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并标出各电流的参考方向,并标出各电阻上的正、负。 (2)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m???1)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式。 (3)指定回路的绕行方向,按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n???(?m???1?)?个回路电压方程。 (4)代入已知数,解联立方程式,求各支路的电流。 (5)确定各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 3.举例 例1:本节例题 例2:如图,已知E1???E2???17?V,R1???1?(,R2???5 (,R3???2 (,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的电流。 练习 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1???18?V,E2???9?V,内阻不计,R1???R2???1?(,R3???4?(,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的电流。 小结 1.支路电流法解题步骤。 2.用支路电流法解题的注意点。 布置作业 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3.填充题(6),4.问答与计算题(1)、(2)。 课??题 3-3叠加定理 课型 新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1.掌握叠加定理的内容。 2.正确应用叠加定理计算两个网孔的电路。 教学重点 应用叠加定理解题及几个注意点。 教学难点 不能应用叠加定理计算功率。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简单电路的计算。 教学效果 教后记 课前复习 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4.计算题(3),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的电流。 第三节?叠加定理 一、叠加原理 1.运用叠加定理可以将一个复杂的电路分为几个比较简单的电路,然后对这些比较简单的电路进行分析计算,再把结果合成,就可以求出原有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避免了对联立方程的求解。 2.内容:在线性电路中,任何一个支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电源单独作用时,在此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3.步骤: (1)分别作出由一个电源单独作用的分图,其余电源只保留其内阻。(对恒压源,该处用短路替代,对恒流源,该处用开路替代)。 (2)按电阻串、并联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分图中每一支路电流(或电压)的大小和方向。 (3)求出各电动势在各个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这些电流(或电压)就是各电源共同作用时,在各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 4.注意点: (1)在求和时要注意各个电流(或电压)的正、负。 (2)叠加定理只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