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形成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什么是经济?
物质生产活动和活动中人们结成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什么是政治?
作为上层建筑,是指阶级统治和阶级斗争及其实现方式。核心是政权。
*什么是文化?
;*什么是文化?
广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狭义-精神层面创造的成果-哲学、科技、文学、艺术、教育等。
;规律总结;
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在法国
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道:
“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
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儒家思想产生到发展的过程:;历史必修3 第一单元第1课;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汉书·艺文志》将战国189家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讲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 ;主要学派;老子;???、“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孔子讲学图;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意义 或 影响;二、孔子和早期儒学;2、思想与贡献;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编订整理“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在汉城;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挂牌。截至2006年3月,已有54所孔子学院在30个国家和地区启动建设,预计未来几年将达到100所以上。; 西方出版的“100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
中,排名第五的是孔子,美国人还尊孔子为世界
十大思想家之首。;2. 战国儒学的发展;2、荀子的思想;春秋时期,
孔子创立儒学;思考: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曾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负责征集和收藏文化典籍。他博学多智,精通礼法,熟悉各种典章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思想通过《道德经》一书流传下来。;三.道家、法家和墨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
; 2、庄子的思想
(1)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2)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
得精神上的自由。;(二)法家;秦王借法家思想振兴国家,实现统一大业。统一后,秦始皇继续厉行法治,结果呢?;(三)墨家思想;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有: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有:
代表小生产者的有:;小 结:;谈一谈;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认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及时巩固;4、 对“百家争鸣”历史意义的认识,正确的包括:
①形成了诸多学科领域的思想理论
②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③构成了我国思想的哲学基础
④提供了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是:
A、“兼爱”、“非攻”
B、“法不阿贵”
C、“民贵君轻”
D、“以法为本”;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
信之(百姓信任)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
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的信任是立不住脚的)。”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