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历史,即各历史时期主要的人地思想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2、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问题产生
【教学重点】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知识链接】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阅读P90-91内容,并结合相关图片。归纳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历史过程。完成下表:
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 采集渔
猎时代 人类依赖与 自然,两者之间呈现原始的 农业文
明时期 人类与环境的 性明显增加,环境遭到 。人类不能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的 ,但已有了 的萌芽。 工业革
命以来 人类开始提出了“ ”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两者间全面呈现 ,人地矛盾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 和 ;
另一方面,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 中。
2、环境问题的产生及表现:
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 、 等问题。短缺的资源主要有 、 、 和 等
生态破坏的表现主要是 、 、 等。
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如果超过了环境的 ,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
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4、环境问题表现形式的地域差异:
(1)城市主要表现为:
乡村主要表现为:
(2)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是在 产生的,发布在 解决。
2、可持续发展:
(1)概念:
(2)内涵: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是基础; 是条件;
是目的。
(3)原则: 性原则 举例:
性原则 举例:
性原则 举例:
【自主预习】
“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
1、箭头①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2、箭头②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
3、箭头③代表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4、箭头④代表环境把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思考:说出人类的下列行为分属于图中哪一箭头代表的过程?
开采煤田 工业“三废” 酸雨 平整土地
【自学检测】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得分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东汉时期“狩猎生产图”(图),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绘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据此回答1~2题。
1.“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
A.采集与渔猎B.耕作与灌溉
C.采矿与冶炼D.建坝与筑路
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D.寻求人地协调
生态城市建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