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宏观经济学)(含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课程 宏观经济学 代号 408
(共1页,共三大题,答题时不必抄题,标明题目序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 交易方程 2. 消费函数
3. 凯恩斯陷阱 4. 通货膨胀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 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理解这一概念应注意什么问题?
2. 试述二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意义。
3. 在劳动市场上,工资是如何调节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并使两者相等的?
4. 试述货币学派的主要观点和主张。
三、论述题(50分)
试用宏观经济学理论说明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及其手段。
参考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课程 宏观经济学 代号 408
(共1页,共三大题,答题时不必抄题,标明题目序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交易方程: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于本世纪初提出,也被称之为费雪方程式。这一方程式在货币需求理论研究的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
费雪认为,假设M是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MV=PT或。从这个方程看,P的取值取决于M、V、T这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不过费雪分析,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M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V由于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变,因而可视为常数;交易数量T对产出量通常保持固定的比例,也是大体稳定的。因此,只有P和M的关系最重要。所以P的值特别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费雪虽然更多地注意了M对P的影响,但是反过来,从这一方程式中也能导出一定价格水平之下的名义货币需求量。也就是说,由于MV=PT,则。这说明,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考察,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是。费雪方程式没有考虑微观主体动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个缺陷。
2.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的对称。消费—与收入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即消费支出取决于收入水平。以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消费函数的一般形式是:C=f(Y)消费函数这一概念是凯恩斯最先提出来的,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战后的研究表明,这—假说可以解释短期消费行为,而不能解释长期消费行为。因此,以后在对消费函数的研究中文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与生命周期假说,并对收入之外其他影响消费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3.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又称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经济状态。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但实际上,以经验为根据的论据从未证实过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而且流动性陷阱也未能被精确地说明是如何形成的。
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普遍的、持续性上涨。首先,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的上升,而是物价总水平普遍性的上涨。经济生活中,一些商品价格上升,一些商品价格不变,还有的商品价格下降,这是常见的现象,只有物价水平普遍上升的情况才可以说是通货膨胀。其次,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持续性上涨。这就是说,不能将偶然因素引起的短期物价上升成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式中,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t时期和(t-1)时期的价格水平。
分类: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进行分类
①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
②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
③超级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
(2)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①平衡的通货膨胀。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率上升。
②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3)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加以区分
①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
②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具有自我维持的特点,又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
(4)按照起因分类
①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又称为超额需求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②成本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