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

发布:2017-06-27约7.1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课程 西方经济学(微宏观部分)   代号   (共1页,共11题,答题时不必抄题,标明题目序号)) 图1 消费者剩余 在图中,为需求曲线。当消费者以单位价格购买单位的物品时,他实际支付的总额为。但是,单位的物品提供给他的效用为,即他愿意支付的最大支出为。而两者之间的差额,即,就是消费者剩余。它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令反需求函数为,价格为时的消费者的需求量为,则消费者剩余为: 式中,为消费者剩余的英文简写,式子右边的第一项即积分项,表示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总数量,第二项表示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总数量。 消费者剩余并不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得到的好处并不是从卖者那里搜刮到的。从这一角度来说,消费者剩余仅是消费者心理上所感觉到的一种满足。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常常被用来研究消费者福利状况的变化,以及评价政府的公共支出与税收政策等。 2.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假定顺次表示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表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写成以下形式: 该生产函数表示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组合()在每一时期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为了简化分析,通常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若以表示劳动投入数量,以表示资本投入数量,则生产函数写为: 这个公式表明,在一定的生产水平条件下,产量Q是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函数。 生产函数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常见的生产函数有固定配合比例生产函数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当资本和劳动完全不能替代时,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就表现为固定配合比例的生产函数。其公式为: Q = min(L/u,K/v) u、v0 式中,u和v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它们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以美国经济学家C· 柯布和P· 道格拉斯的名字命名的。其公式为: Q = ALK A0,01, 3.一般均衡: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根据一般均衡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状况,而且还受到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因此,某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都同时达到均衡时,才能实现。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当买卖双方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时,经济中出现一组价格(包括所有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能使所有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接受。这种状况需满足以下条件:①完全竞争的市场;②资源具有稀缺性;③每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达到效用最大化;④每个厂家在其生产函数决定的投入—产出组合下达到利润最大化;⑤所有市场出清,即各自供求相等;⑥每个厂家的经济利润为零。 4.交易方程:指由费雪提出的解释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交易额之间相互关系的等式。其公式为: MV=PT 式中,M表示通货, V表示货币交易流通速度, P表示交易发生时的价格水平,T表示国民经济商品交易。费雪分析, 交易方程式是对传统货币数量论进行的重新表述,认为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由于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变,因而可视为常数;交易数量对产出量通常保持固定的比例,也是大体稳定的。因此,只有和的关系最重要。得出结论:价格的变动是由货币数量决定的,而且是同比例变动。注意:①不涉及利率的影响。②认为货币只有交易媒介功能。③混同金属货币与纸币在决定物价中的不同作用。④V、T不变的假设与现实不符。虽然该方程式受诸多严格的条件限制,但仍对货币数量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5.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其基本原理是:凯恩斯认为,对利率的预期是人们调节货币和债券配置比例的重要依据,利率越高,货币需求量越小,当利率极高时,这一需求量等于零,因为人们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上升,或者说有价证券价格不大可能再下降,因而将所持有的货币全部换成有价证券。反之,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有了货币也决不肯再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在此情况下,货币投机需求无限,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此时采取扩张性政策,不能降低利率,不能增加收入,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