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历史复习提升-晚读材料(三).doc

发布:2021-09-11约3.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讲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考纲要求 通过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二、考情分析 秦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思想举措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高考命题会紧扣周秦制度的变革以及法制思想,结合秦汉时期的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命题,强调社会转型和以法治国的现实意义。 三、时空把握 秦:公元前221——前206,楚汉之争:前206—前202。 四、整体感知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开创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影响深远: ◆政治方面:开创了一系列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官僚政治取代世卿世禄制;奠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方面:秦朝是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 ◆思想文化方面:秦朝实行思想文化的大一统,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共同体开始形成 ◆民族关系方面:秦朝的建立,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我国开始成为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五、必备知识 1.秦朝统一 (1)条件 ①客观:a.经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 b.政治:战国时期经过变法,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实行了县制,建立起了中央集权制,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战国时期,因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而出现了局部统一。c.民族关系: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交融,在中国境内形成一个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且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 d.人心: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主观: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2)经过: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原因: ①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 ②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小农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 ③封建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度,镇压农民的反抗。 ④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⑤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在秦国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2)内容 皇帝 制度 ①创立: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皇帝”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②权力: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大权 ③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三公 九卿制度 ①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③太尉:管理全国的军务 ④诸卿:分掌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郡县制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发展到四十余郡。郡各管县若干。郡守县令由朝廷任命,随时可以调动。 郡设郡守,负责郡的政务;郡尉辅佐郡守,负责军事;监御史掌监察,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 县设县令,负责政事;县尉掌军事;县丞掌司法。县以下设乡、里,及负责地方治安的“亭”。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地缘政治组织取代血缘政治组织,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颁布秦律 加强了对百姓的控制 (3)影响 ①积极影响: a.军政大事先朝议再由皇帝最后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b.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强化了中央集权。 c.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d.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e.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②消极影响: a.专制统治极易出现暴政、腐败现象。 b.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妨碍了社会的进步。 c.加强思想文化控制,文化专制日趋严厉。思想上独尊一家,禁锢了人们的头脑,压抑了人性及其创造力,阻碍了中国民主政治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 分封制 郡县制 划分标准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 官吏权力 王位世袭,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由皇帝和朝廷任免调动,不能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