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历史复习提升-历史材料题训练(四).doc

发布:2021-09-13约4.4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丰城九中校本资料 丰城九中校本资料 丰城九中校本资料 第 = PAGE 4*2-1 7页/(共 = NUMPAGES 7*2 14页) 第 = PAGE 4*2 8页/(共 = NUMPAGES 7*2 14页) 高三19B班历史材料题讲解(四) 比较、变化类 【题型特征】 比较型历史试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此类题在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共通/相似之处”“相似之处”“区别”、“与...相比”、“相对于”、“差异”等标志性词语等。有些试题,题干中无“比较”“异同”等字眼,但解题过程中必须用到比较的方法。按问题呈现形式一般分为“求异类”、“求同类”“变化趋势类”。 【解题思路】 (一)变化趋势类: 同一历史事物在不同时间段出现的新特性、新内容等。变化趋势类试题主要是对同一历史事物在不同阶段的比较中,探索历史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变化规律。该类题型必然存在着从什么到什么的动态过程,或者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坏到好或者是从弱到强的变化轨迹。一般分如前后变化型(前后对比性的变化,由什么到什么)、阶段变化型(分阶段的变化,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自身特征) 和内容变化型(新情况的出现)三种形式。解答时须答出“变化”前和“变化”后的两种情况,一般遵循“从到“由到的答题格式。(背景(原因、条件、环境)变、目的变、内容变、手段(方式)变、影响变、结果变、对象变、性质变等) (二)比较异同类(步步高P50) 1.求异类:比较历史事件的不同特点或差异。首先明确比较角度,然后就两者分别做答。“前者……后者……”,也可以逐项对比表述,要注意两者的对称性。发展、变化一般只指出后者的新特点。 2.求同类:比较事件的共性或相似性。首先要对两者信息进行概括,再通过对比寻找相同的或意思相近的词、句,分点或总体归纳表述。注意提示比较角度,用“都”,条目清晰。 3.比较点不明类:在没有指明比较点的情况下,一般从背景(原因)、性质、方式、特点、结果、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并选择最为突出的三至五个方面进行比较,要比大的方面,不比小的方面,也不要面面俱到。同时答题时要根据比较点,对应性的回答。 高三19B班历史材料题训练(四) (2019全国II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 材料二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