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23例,有效5例,无效2例,复发2例。总有效率93.3%,复发率7.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是临床上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40岁至绝经期前后的妇女,由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引起的子宫出血,该病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甚至休克,严重影响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健康[1]。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为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部确诊的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年龄40~53岁,平均年龄48.5岁。病程1个月~5.5年,平均病程4月零12天。29例有分娩史,1例无分娩史。其中月经量增多21例,月经周期不规则及经期延长9例。所有患者的西医诊断均符合《妇科疾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的中医诊断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国中医药行业标准[2]。中西辨证分型:肾阻虚11例,脾肾两虚9例,肝瘀脾虚5例,气血两虚5例。所有病例均行诊断性分段刮宫术,活组织送病理检查,均排除子宫良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病变。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均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实验室血常规检查:中度贫血5例,轻度贫血22例,其余3例血色素正常。实验室性激素检查性激素水平均符合更年期改变。实验室超声检查排除带环、各种子宫及附件器质性病变。经其他相关检查排除各种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子宫出血。所有患者近6各月来未服用过激素类药物。所有患者无严重心、脑、肝、肾功能不全。
1.2治疗方法
口服妈富隆片(荷兰欧加农公司生产,每片含炔雌醇30ug,地索高诺酮150ug),一日两次(每12小时口服1次),一次2片,连续服用2天;第三天开始改为每次2片,每日一次,连续服用2天(在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时减量);之后每次1片,每日一次,连续服用20天,待撤药性出血第5天开始,重复下一周期激素治疗。每次1片,每日一次,连续服用21天。同时口服中药调经止血汤:阿胶10g、熟地黄15g、人参10g、白术10g、黄芪20g、三七5g、五灵脂10g、血余炭12g、蒲黄15g。每日1剂,分两次口服,连续服用两个月经周期。停药后观察患者的止血情况、贫血纠正情况、复发情况及子宫内膜影像学的改变情况等,随访半年并同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1.3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停药后患者不规则阴道出血停止,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或绝经;有效:停药后患者月经周期基本恢复正常或经量减少、经期缩短。无效:阴道出血无明显变化或加重;复发:痊愈和有效的病例在停药后3个月内复发[3]。总有效率=(痊愈病例+有效病例)/总病例数×100%;复发率=复发病例/(痊愈病例+有效病例)×100%。
2结果
痊愈23例,有效5例,无效2例,复发2例。总有效率93.3%,复发率7.1%。所有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复查肝、肾功能均正常。
3讨论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病,与妇女卵巢功能减退,对激素的敏感性降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患者多有头晕、乏力、贫血、食欲下降、失眠多梦等症状[4]。西医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常用方法是激素止血撤退性出血或诊断性刮宫治疗,修复子宫内膜出血,可以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但其缺点为临床治疗过程中疗效不稳定,容易发生复发,远期疗效欠佳。单纯使用中医药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在调整人体机理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止血方面作用缓慢。
西医方面,近年的研究表明孕激素在子宫内膜止血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既可修复子宫内膜,同时又使子宫内膜不致于过度增生而太厚,从而使停药后出血量不多[5]。妈富隆每片含地索高孕酮150ug和炔雌醇30ug,是一种与孕激素受体亲和力强的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孕激素。由于妈富隆的孕激素活性比炔诺酮(妇康片)强18倍,且其雌孕激素具有的良好组合。因此可以有效的减少月经量,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的改变,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6]。祖国传统中医学把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划分于“崩漏”的范畴,认为子宫出血与脾肾关系密切,多由脾气虚弱、阴虚肾亏引起。本方中,熟地、黄芩可以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五灵脂、三七、蒲黄可以祛瘀生新、引血归经,有良好的止血作用。方中诸药合用,能起到补脾益肾、补血止血,气血调和及平衡阴阳的作用。本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