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docx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通过使用计算器,帮助学生巩固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中的加减乘除运算知识,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准确性。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沟通与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学思维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熟练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包括开关机、数字输入、运算符选择、结果查看等基本操作。
②能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以及括号的使用。
2.教学难点,
①在复杂运算中,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运算顺序,避免计算错误。
②学生在遇到多位数或特殊数字组合时,能够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效率。
③学生在合作使用计算器时,能够有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计算器、学生用书、黑板或电子白板。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数学教学软件、相关教学视频。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用计算器计算”。在日常生活中,计算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它能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计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
(2)学生:期待学习如何使用计算器。
二、新课讲授
1.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1)教师: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计算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计算器,看看它的外观和按键布局。
(2)学生:观察计算器的外观和按键。
(3)教师: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演示计算器的基本操作。首先,打开计算器,然后输入数字1,接着按加号“+”,再输入数字2,最后按等号“=”。请同学们跟着我做。
(4)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操作,并尝试自己操作计算器。
2.计算器的四则运算
(1)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加法运算,接下来,我们学习如何进行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2)学生:认真听讲,准备学习新的运算方法。
(3)教师:以减法为例,输入数字10,然后按减号“-”,再输入数字3,最后按等号“=”。请同学们尝试自己操作。
(4)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操作,并尝试自己操作计算器。
(5)教师: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学习乘法和除法运算。请同学们在计算器上练习这些运算。
3.复杂运算
(1)教师:现在,我们来学习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复杂运算。比如,计算10乘以3再加上5的结果。
(2)学生:认真听讲,理解复杂运算的步骤。
(3)教师:首先,输入数字10,然后按乘号“×”,再输入数字3,接着按等号“=”得到30。然后,输入数字5,按加号“+”,最后按等号“=”得到35。请同学们尝试自己操作。
(4)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操作,并尝试自己操作计算器。
4.括号的使用
(1)教师:有时候,我们需要使用括号来改变运算的顺序。比如,计算(10+5)乘以2的结果。
(2)学生:认真听讲,理解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3)教师:首先,输入数字10,然后按加号“+”,再输入数字5,接着按括号左括号“(”,然后输入数字2,再按括号右括号“)”,最后按乘号“×”和等号“=”。请同学们尝试自己操作。
(4)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操作,并尝试自己操作计算器。
三、课堂练习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册,完成以下练习题。
(1)学生:认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请几位同学上黑板展示自己的答案,并讲解解题思路。
(2)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答案,并互相学习。
四、课堂小结
(1)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包括基本操作、四则运算、复杂运算和括号的使用。
(2)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五、课后作业
(1)教师: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操作技能的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器,包括开关机、数字输入、运算符选择、结果查看等基本操作。这为学生今后在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计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