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docx
《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教材分析
《用计算器计算》是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包括加、减、乘、除等运算。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他们已经接触过一些使用计算器的基本操作,但对计算器的深入运用和不同功能的应用还比较陌生。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四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计算器这样的工具感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较快地掌握新技能。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动手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使用计算器;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观察和模仿,需要教师给予示范和指导。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对计算器的操作不熟悉,导致操作错误;对于计算器的不同功能理解不深,无法灵活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难以将计算器的使用与问题解决相结合。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因为缺乏自信心而害怕操作计算器,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鼓励和支持。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计算器操作演示视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器的使用。
3.实验器材:准备一台或多台计算器,确保其功能正常,且操作界面适合学生使用。
4.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在操作计算器时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互动:同学们,你们在使用计算器时遇到过哪些问题?大家能告诉我计算器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吗?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正确、高效地使用计算器,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
二、探究新知
1.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1)教师演示:展示计算器的操作界面,讲解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的按键和操作方法。
(2)学生实践: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尝试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2.计算器的进阶应用
(1)教师讲解:介绍计算器的高级功能,如平方、立方、开方、百分比等。
(2)学生探索:学生自主尝试计算器的高级功能,解决实际问题。
3.计算器的应用举例
(1)教师举例:通过实际例子,展示计算器在数学学习、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应用。
(2)学生思考: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思考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4.计算器的使用技巧
(1)教师总结: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技巧,如快速清除、保存计算结果等。
(2)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技巧,进行实际操作。
三、巩固练习
1.课堂练习
(1)教师出题:设计一系列计算题,包括加减乘除、高级功能等。
(2)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合作
(1)教师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一台计算器。
(2)合作完成:每组共同完成一组综合练习题,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器的基本操作、进阶应用、使用技巧等。
2.学生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互相学习、交流。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计算器的历史与发展:介绍计算器从简单算盘到现代电子计算器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类型的计算器(如科学计算器、图形计算器)的特点和应用。
-计算器的编程基础:简单介绍计算器的编程功能,如BASIC语言,让学生了解计算器不仅可以进行数学计算,还可以进行简单的编程。
-计算器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探讨计算器在数学教育中的角色,如何利用计算器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2.拓展建议:
-家庭作业拓展:鼓励学生回家后尝试使用计算器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计算食谱中的食材配比等。
-实践活动建议:组织学生进行计算器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