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数乘法例9解决问题.doc

发布:2017-06-17约1.9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备课模板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2) 目标及重难点 1、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段计费问题的相关信息。 2、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收费方法,能够正确解答分段计费问题。 教学难点:熟练正确地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的分析 学生在在以往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的预测 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方法还会比较单一,思路不够宽。 生成的预估 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知识的掌握会比较容易。 状态的预见 有已有知识为基础,学生在学习中会很主动的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效果的预评 大部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答掌握比较熟练。但还有一大部分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都坐过什么车? (学生自由回答,有坐公交、出租车、自家的轿车、骑自行车和走路等) 教师:同学们应该都有坐出租车的经历吧,有没有人注意过出租车是怎样计费的呢? 二、探索新知 1.由生活实际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 出示:收费标准: 3 km以内7元;超过3 km,每千米1.5元(不足1 km按1 km计算)。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标签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汇报。 (1)出租车3 km以内(含3 km)收费7元。 (2)单程行驶3 km以上部分每千米1.5元。 (3)不足1 km按1 km计算。 2.出示教材第16页例9。 教师:题目中的乘客坐了6.3 km的路程,你们能帮这个乘客算算共需要付多少钱吗?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得出结果。同桌相互交流订正。 教师引导: (1)由于路程总共只有6.3 km,但不足1 km按1 km计算,那共需要付7km的费用。 (2)收费标准不一样,我们要分段计费,以3 km为界限分为两个收费标准。 (3)前面3 km应付7元,后面4km按每千米1.5元计算。 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板演。 方法1:7+1.5×4=13(元) 方法2:1.5×7=10.5(元) 前3 km少算:7-1.5×3=2.5(元) 应付:10.5+2.5=13(元) 3.学生完成教材第16页“回顾与反思”的表格。完成后小组交流讨论,全班集体订正。 行驶的里程/km 1 2 3 4 5 6 7 8 9 出租车费/元 三、巩固练习 1.为了节约用电,某小区规定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在50度以内,每度按0.52元收费,超过50度部分每度0.62元,刘老师家本月用电量为95度,请你帮老师算一算应缴纳多少元电费? 学生阅读题目 ,理解题意。 教师提示:这类题目比较难,收费分50度以内的部分和超过50度的部分。学生在做题时往往容易把这两部分混淆。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答案 50×0.52+45×0.62=53.9(元) 答:刘老师本月应缴纳53.9元电费。 2.教材第18页练习四第8*题。 组织学生读题,并指明学生进行板演,其余学生练习,再集体订正。 分析:先求出超出3分钟的收费是多少元,再加上3分钟内的0.22元收费,就是她这一次的通话费用。 解答:8分29秒按9分计算。 0.11×(9-3)+0.22=0.88(元) 答:她这一次的通话费用是0.88元。 3.教材第18页练习四第9*题。 学生阅读题目,归纳题目所给的已知信息。 分析:先求出超过100g的部分应付,再加上100g应付,两部分加起来就是一共应付邮费。 (1)135-100=359(g) 35g按100g计算。 5×0.80+1.20=5.2(元) 答:应付邮费5.2元。 (2)262-100=162(g) 162g按200g计算。 2.00×2+1.20×5=10(元) 答:应付邮费10元。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四、课后小结 同学们学会如何解决这类型的问题了吗? 作业:教材第18页练习四第6、7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2 方法1:7+1.5×4-7+6=13(元) 方法2:1.5×7=10.5(元) 前3 km少算:7-1.5×3=2.5(元) 应付:10.5+2.5=13(元) 课后反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