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植物生长素(第2课时)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5.1植物生长素(第2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植物生长素”为主题,通过实验探究、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分布和运输等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并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对植物生长素作用机制的生命观念;运用科学思维分析生长素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增强对生物学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具体作用。
2.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及其生理意义。
难点:
1.植物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及其与植物生长形态变化的关系。
2.生长素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和运输过程。
解决办法:
1.通过实际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理解其作用机制。
2.结合图表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并运用模型解释其生理意义。
3.通过小组讨论和模拟实验,让学生探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培养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本。
2.辅助材料:准备植物生长素作用的相关图片、生长素运输过程的动画视频,以及植物生长实验的图表。
3.实验器材:植物样本、生长素溶液、滤纸条、剪刀、尺子等,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配备实验操作台,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时间分配:总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植物生长的短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2.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哪些激素在发挥作用?它们是如何影响植物的生长的?
3.学生回答:收集学生回答,简要总结已有知识,引出本节课主题——植物生长素。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生长素的发现(5分钟)
-简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介绍达尔文的实验和温特的实验。
-学生总结生长素的发现对生物学研究的意义。
2.生长素的作用(10分钟)
-讲解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具体作用,如促进生长、抑制生长、调控器官形成等。
-通过多媒体展示生长素在不同植物器官中的分布情况。
3.生长素的运输(5分钟)
-讲解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如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学生通过图表分析生长素运输的机制。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案例分析(5分钟)
-展示实际案例,如农作物生长异常的原因可能与生长素失衡有关。
-学生讨论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2.实验操作(5分钟)
-分组进行生长素作用的实验操作,如观察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现象。
3.小组讨论(5分钟)
-针对生长素的作用和运输进行小组讨论,总结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1:生长素对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2.提问2: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3.提问3: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如何通过实验证明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实验步骤。
2.学生提问:生长素与植物激素有何异同?
-教师回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总结,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5分钟)**
1.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生长素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2.布置作业:完成生长素相关实验报告,并撰写一篇关于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短文。
知识点梳理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达尔文的实验: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产生某种物质,影响其周围植物的生长。
-温特的实验:通过实验证明这种物质是植物激素,命名为生长素。
2.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促进生长: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生长,使植物体增高。
-抑制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植物细胞的伸长生长,使植物体矮化。
-调控器官形成:生长素参与调控植物根、茎、叶等器官的形成。
3.植物生长素的分布: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植物的生长区。
-植物的尖端(如胚芽、芽尖、根尖)生长素含量较高。
4.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