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 .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双减 〃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
一、联系生活设计作业,提升学生学习感悟
此处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节“百分数
(-)”作业设计为例,课中作业设计可以教材练习十八中
15题内容为参考,令学生以班级学生为对象,调查班级学
生每日早餐进食情况,得出吃早餐及不吃早餐的比例及具体
人数。教师需给予 “挑战最短时间完成作业”这一要求,期
间,学生需开动脑筋尝试多 方法尽快搜集数据。而后,学
生需根据教师给予的多项假设条件,尝试计算年级男女学生
吃早饭及不吃早饭的比例,并以计算结果尝试推测全校学生
进食早饭的概率。课后作业可邀请学生上网搜集常见的早餐
食物均含有哪些营养元素,让学生结合自身食量,计算当天
早上进食食物可提供多少营养,并在作业最后留给学生一些
疑问一一 “每天不吃早餐会有哪些影响呢”及“少吃哪些
东西,又会有什么影响呢”。此类问题中蕴含的潜台词,便
是鼓励学生查阅更多资料,邀请学生应用所学百分数知识,
设计科学的早餐餐谱。此类拓展学习任务具有极强的挑战性,
学生或会邀请家长协助。自此作业练习后,学生便会意识到
-1-
每日进食早餐的重要性,亦或会掌握计算对应营养素的适宜
摄入量等兼备趣味性及科学性的知识,获得更多学习成就感。
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趣味性作业
小学数学作业是学生在校学习的试金石,也是对教学效
果的直接检验。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后,着重强化课堂育人主
阵地功能。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思考的年龄特点,设
计游戏性、生活性、操作性作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
极性,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如我在教10以内加减法
时,布置了如下游戏性作业:和家长一起玩“小猫钓鱼”游
戏,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一个小猫头饰和一个盒子当“鱼篓”,
再准备一些小鱼图案的卡片,在卡片背面写上10以内加减
法算式题。家长随意抽出一条小鱼,让孩子算出“小鱼”背
后算式的结果,答案计算正确就将“小鱼”放进“鱼篓”。
这个作业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高高兴兴地进入数
学王国的知识海洋中遨游,领略数学知识的乐趣。同时,亲
子活动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孩子身心的
健康成长。不仅寓教于乐,寓知识于游戏中,同时开发孩子
的智力,提高其动手能力、反应力、创造力,使孩子能在德、
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实
现了教育的真谛!再比如,在学习了 “时分秒的认识”后,
我布置了如下生活性、操作性的作业:设计一张“家庭作息
时间表”,让学生通过自己亲手设计作息时间表,不仅巩固
-2-
复习了课堂中所学的相关知识,而且教育学生深刻体会一寸
光阴一寸金的真谛,让他们从小学会珍惜时间,每天应该把
每一分每一秒紧紧握在自己手中,做时间的主人!
三、师生之间相互提问,更新作业完成思路
常规的作业设计均为 “教师向学生抛出提问”,为提升
学生学习自主性及探究性,教师可在作业设计中设计特殊内
容,令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尝试就学习结果向教师提问,
并写于作业最后。这里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因数
和倍数”复习课作业设计为例,可以尝试分层练习,目的是
学以致用,课中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八”
第1〜4题。1 .第1题:先让学生按题意要求与同伴说一说,
再组织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
的。2.第2题: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作出判断后,教师还可
以让学生说一说对或错的理由,以加深认识。3.第3题:先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交流时,让学生以其中一组
为例说一说是怎么找的。学生说完后,教师强调以下两点:
(1)两个数如果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
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2)两个数如果成倍数关系,较
小的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数是这两个数的最
小公倍数。4.第4题:本题是两个数公倍数的实际应用。练
习时,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组织交流。
-3-
6乘9 六九五十四
9+9+9+9+9+9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