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双减”政策下小学-生数学作业设计.docx

发布:2023-11-03约3.4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布置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通过作业的批改和評价能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以便及时提出改进教学措施、提升教学效率。随着“减负”理念的深入人心,教师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家长和学校也向教师要成绩,为了在不增加课时、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成绩,教师应该把研究的目光投向“作业设计” 。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设计原则 谈到作业设计,很多教师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数学教材上和数学补充习题上的题目不是都挺多、挺好的吗?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相关习题册以及市场上各大书店售卖的教材配套习题,还要挖空心思来设计数学作业不是浪费时间吗?当下数学题目确实很多,但也良莠不齐,如果教师不做任何筛选和调整的话,难免会出现很多重复训练的题目,甚至错误的习题。同时,配套的习题集设计者面对的是学生整体,而校际、班级间、学生间的差异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要做到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就应因材施教,依据课标、教学内容、学情对作业做出适当的调整、重组和变式,设计出针对性强、少而精的作业。达到既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又能增效的目的。 此外,作业设计亦能促进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法的改进,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作业设计既帮助了学生,也成就了教师。 一、作业设计类型 (一)基础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是指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的基础性强、有利于促进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形成的作业。比如在“认识圆”这一课时,在新授完圆的半径和直径这两个概念后,紧接着出示习题:分别画出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并量出它们的长度。借助这道简单的基础题,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半径、直径,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基础性的作业虽简单,但必须瞄准教学的核心,以夯实学生的基础为目的。 (二)实践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是指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内外作业。其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解决学用结合的问题,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比如,笔者在教授了“认识钟表”后设置了这样的作业: 下图是某校学生参观科技馆结束的时间和回到学校的时间,他们途中经过了(? ? ?)分钟。 A.15? ? ? B.60? ? ? ?C.45? ? ? ?D.30 认识钟表虽然只是小学的一个知识点,所占分量很小,但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大,每个人每天都会用到,除了认时间点,计算时间跨度也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问题。通过这类题目的设计,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 (三)开放性作业 开放性作业是指条件开放、问题开放、解题策略开放的作业,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开放性作业是一种最具有创新色彩的作业。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条件、问题和策略。 如:在学习完“圆的面积”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学校有一块空地,要在这块空地上建一个圆形的花坛,一半种花,一半种草。请你们小组为学校设计合理的绿化方案(至少两种,越多越好)。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需学生展开想象设计方案,并在设计的过程中及时调整达到理想的效果。随着设计绘图的进行,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逐渐被激活。 (四)拓展延伸性作业 拓展延伸性作业是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设计的。这类习题设计,教师要立足在学生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上,将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延伸。譬如:南京一所小学的特色作业“周周练”分为三大板块:课堂巩固、错题再现、拓展应用。其中拓展应用就是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根据难易程度分成A、B、C三个等级,A级最难,C级最简单,C级的题目是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都可以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做1-3个等级。这样设计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作业设计原则 为了顺利达成上面的目标,教师在调整、重组、变式和设计作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有利于方法的掌握 一个新概念讲完之后,要精心给学生设计练习,巩固概念。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角的认识”这一课时,在讲完角的概念后,教师及时出示书上的基础练习部分加强巩固。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角的概念,教师设计了一组“火眼金睛我来猜” 的趣味性专项练习,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判断角的方法。 (二)有利于意义的理解 下面是一位教师在上完“乘法分配律”后,在全课小结部分出示的一道竖式,此处出现这道竖式是什么意图呢? 【赏析】知识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的竖式计算算理一脉相承,此题及时帮助学生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此题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