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第三章时域测量.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章 时域测量 3.1 概述 3.2 CRT显示原理 3.3 通用示波器 3.4 取样示波器 3.5 波形存储及显示技术 3.6 示波器的基本测试技术 3.1 概述 一、示波器的分类 根据示波器对信号的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模拟、数字两大类: 1、模拟示波器 ——采用模拟方式对时间信号进行处理和显示。 2、 数字示波器 ——对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再显示。 1 模拟示波器 模拟示波器可分为通用示波器、多束示波器、取样示波器、记忆示波器和专用示波器等。 通用示波器采用单束示波管,又可分为单踪、双踪、多踪示波器。 多束示波器采用多束示波管,荧光屏上显示的每个波形都由单独的电子束扫描产生。 取样示波器可以用较低频率的示波器测量高频信号。 记忆示波器采用有记忆功能的示波管,实现模拟信号的存储、记忆和反复显示。 专用示波器是能够满足特殊用途的示波器,又称特种示波器。 2 数字示波器 数字示波器将输入信号数字化(时域取样和幅度量化)后,经由D/A转换器再重建波形。 数字示波器具有记忆、存贮被观察信号功能,又称为数字存贮示波器。 根据取样方式不同,数字示波器又可分为实时取样、随机取样和顺序取样三大类。 二、 主要技术指标 1.频带宽度BW和上升时间tr 示波器的频带宽度BW一般指Y通道的频带宽度。 上升时间tr是一个与频带宽度BW相关的参数,表示由于示波器Y通道的频带宽度的限制,反映了示波器Y通道跟随输入信号快速变化的能力。 频带宽度BW与上升时间tr的关系可近似表示为 2.扫描速度 扫描速度是指荧光屏上单位时间内光点水平移动的距离,单位为“cm/s”。 荧光屏上通常用间隔1cm的坐标线作为刻度线,因此扫描速度的单位也可表示为“cm/div”。 扫描速度的倒数称为“时基因数”,它表示单位距离代表的时间,单位为“t/cm”或“t/div”,时间t可为μs、ms或s,在示波器的面板上,通常按“1、2、5”的顺序分成很多档。 3.偏转因数 偏转因数指在输入信号作用下,光点在荧光屏上的垂直(Y)方向移动1cm(即1格)所需的电压值,单位为“V/cm”、“mV/cm”(或“V/div”、“mV/div”)。 偏转因数表示了示波器Y通道的放大/衰减能力。 偏转因数的倒数称为“(偏转)灵敏度”。 4.输入阻抗 当被测信号接入示波器时,输入阻抗Zi形成被测信号的等效负载。 5.输入方式 即输入耦合方式,一般有直流(DC)、交流(AC)和接地(GND)三种,可通过示波器面板选择。 6.触发源选择方式 触发源是指用于提供产生扫描电压的同步信号来源,一般有内触发(INT)、外触发(EXT)、电源触发(LINE)三种。 3.2 CRT显示原理 一、 CRT原理 CRT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组成,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1 电子枪 电子枪的作用是发射电子并形成很细的高速电子束,它由灯丝F、阴极K、栅极G1和G2和阳极A1、A2组成。 通过调节G1对K的负电位可控制电子束的强弱,从而调节光点的亮度,即进行“辉度”控制。 调节A1的电位器称为“聚焦”旋钮,通过对它进行调节,可调节G2与A1,A1与A2之间的电位;调节A2电位的旋钮称为“辅助聚焦”。 控制栅极G1呈圆筒状,包围着阴极,只在面向荧光屏的方向开一个小孔,使电子束从小孔中穿过。通过调节G1对K的负电位可调节光点的亮度,即进行“辉度”控制。 第一阳极A1使电子汇聚;第二阳极A2使电子加速。A1和A2与G1对电子束进行聚焦并加速,使到达荧光屏的电子形成很细的一束并具有很高速度。调节A1的电位,即可调节G2与A1和A1与A2之间的电位,调节A1的电位器称为“聚焦”旋钮;调节A2电位的旋钮称为“辅助聚焦”。 G1、G2、A1、A2的电位关系为:VG1VK、VG2VG1、VA1VG2、VA2VA1,因此,电子从G1至G2、A1至A2将得到汇聚并加速,而从G2至A1将发散。 2 偏转系统 示波管的偏转系统由两对相互垂直的平行金属板组成,分别称为垂直偏转板和水平偏转板 。 当有外加电压作用时,偏转板之间形成电场;在偏转电场作用下,电子束打向由X、Y偏转板共同决定的荧光屏上的某个坐标位置。 为了示波器有较高的测量灵敏度,Y偏转板置于靠近电子枪的部位,而X偏转板在Y的右边。 电子束在偏转电场作用下的偏转距离与外加偏转电压成正比: 示波管的Y轴偏转灵敏度(单位为cm/V): 其倒数为示波管的Y轴偏转因数。偏转灵敏度越大,示波管越灵敏。 为提高Y轴偏转灵敏度,可在偏转板至荧光屏之间加一个后加速阳极A3。 3 荧光屏 荧光屏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是示波管的波形显示部分 。 在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