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认知心理学—两种记忆说.ppt

发布:2017-06-08约1.8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节概要 一、两种记忆说的内容 二、两种记忆说模型 三、两种记忆说的证据(重点和难点) 一、两种记忆说的内容 记忆不是单一(长时记忆)的,存在着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记忆,二者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 承认在长时记忆以外还存在着短时记忆 二、模型 三、短时记忆存在的证据 1、临床和动物实验 1)逆向性遗忘 如:受到猛烈撞击的汽车驾驶员或足球运动员不能回忆出受伤前几秒钟的事情,但对受伤前几分钟或几小时之间发生的事情却能很好地回忆出来。 揭示:某种短暂的即时记忆受到损害,而长时记忆则未受到影响。 2) Lyuch和Yarnell(1973)的谈话实验 被试:脑损伤的足球运动员。 对照:未受伤球员。 谈话时间:受伤后30s,3~5min,5~20min 结果:立即交谈,能回忆出当时比赛情景;隔5 min后就不能回忆出来了。 揭示:受伤前事情只被储存在暂时记忆中,迅即遗忘,未能转入长时记忆中。 3)Baddeley和Warrington (1970) 被试:正常、遗忘症患者 任务:识记10个词组的字表,后自由回忆。 结果:立即回忆,成绩基本相同;延缓30s(30s内心算作业以防止复述),遗忘症患者的回忆成绩比正常被试差很多。 说明:存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储存。 4)动物电休克实验 Jarvik Exman(1960)白鼠跳台实验。 ①铁笼 笼内台子 笼底通电 白鼠在台上,跳到笼底,遭中等强度难受的电击 结果:白鼠很快学会呆在台子上,很少再跳到笼底 ②足部电击后,立即头部施加电休克刺激 结果:白鼠以后还会往笼底跳,没有学会呆台上,忘掉足部电击。进一步实验表明:电休克刺激与足部电击之间时间间隔增多,电休克作用降低。 表明:电休克破坏了当前事件记忆的生理过程,未能使之转化为永久储存。 2、自由回忆实验(有力证据!) ⑴ Murdock自由回忆实验的系列位置曲线 做法:按一定顺序呈现项目,要求被试自由回忆(不必按先后顺序) 结果:将自由回忆得出的结果与原先呈现的顺序加以对照,就可发现在原来的刺激系列中,不同位置上的刺激的记忆效果——系列位置曲线。 2)解释: ①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解释(p72) 如何理解? ②两种记忆说的解释 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曲线可分为两部分,反映着两种记忆。 短时记忆:结尾部分(正保持在短时记忆中,所以好) 长时记忆:起始部分和中间部分(起始部分比中间部分保持较长时间,可以得到较多复述,所以好) ⑶验证方法 应用一个因素来改变系列位置曲线的一个部分而不影响另一部分。 预测: ①若增加每个刺激的呈现时间,就将增加复述的时间,使更多信息进入长时记忆,但不会对短时记忆产生影响 ②若延缓回忆,就将损害短时记忆,但不会影响长时记忆。 实验2:Glanzer Cunitz( 1966) 回忆:即时,延缓(30s,心算作业) 结果:如图 说明:延缓回忆损害了刺激系列结尾部分即短时记忆,这部分信息因心算而未得到复述,并被心算的信息排挤掉了,而对长时记忆却无影响。证实预测② 总 结 1)临床和动物实验以及自由回忆实验都为两种记忆说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2)除上面提到的依据外,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在机能方面的差异早就被看作者两种记忆划分的依据。 3)在短时记忆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后来提出了“工作记忆”的概念,强调短时记忆与当前所从事的工作的联系。 4)两种记忆说促进了信息加工观点在心理学中的贯彻。 思考题 1.?两种记忆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你认为应如何解释系列位置效应? 3.如何利用系列位置效应验证两种记忆说? 4.短时记忆存在的证据有哪些? * 两种记忆说 教育科学系 刘世瑞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遗忘 刺激 复述 两种记忆系统模型????(Waugh和Norman,1965) 每个字词的呈现时间1s、2s。 结果: ①两种呈现时间都产生系列位置效应。 ②2s的起始和中间部分优于1 s的,结尾部分无差异。 表明:增加刺激的呈现时间有利于长时记忆,而不影响短时记忆,证实预测①。 实验1:Murdock 1962 不同刺激时间的系列位置效应 即时和延缓回忆的系列位置曲线 * *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