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做理性消费者 1 消费大家谈》(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docx
《第3课做理性消费者1消费大家谈》(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第3课做理性消费者1消费大家谈》为主题,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围绕综合实践活动展开。首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消费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回顾课本中关于消费的知识,理解理性消费者的概念。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消费经验和看法,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最后,结合课本内容,总结理性消费者的特点和做法,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明智的消费选择。整个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消费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1.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本中的消费知识,培养其理性分析消费行为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升学生的沟通与合作素养,增强其公共参与意识。
3.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其生活实践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基本的货币知识和简单的消费概念。
-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费行为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验。
-学生可能已经了解了商品的价格、质量和消费的选择性。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五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对于消费这一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他们通常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能够参与小组讨论并分享个人观点。
-学生倾向于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活动来学习和理解知识,喜欢互动式和体验式的学习方式。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理性消费的深层次含义,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明智的消费决策。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能会因为观点不同而产生争执,需要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学生可能对一些消费陷阱和广告宣传缺乏识别能力,需要培养他们辨别信息的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投影仪、计算机
-软件资源:教学PPT、消费案例分析视频
-课程平台:校园学习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在线消费教育资料、电子互动白板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日常生活中不同消费行为的短视频,如购物、选择商品等。
-提出问题:请大家观看后,分享一下自己家里在购物时是如何做出选择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2.讲授新课(15分钟)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理性消费者的概念,通过PPT展示理性消费的特点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给出几个消费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消费行为是否理性。
-用时分配:每个案例分析5分钟,共3个案例。
3.巩固练习(10分钟)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针对一个消费场景,讨论如何做出理性消费决策。
-分享成果: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提出疑问。
-用时分配:小组讨论5分钟,分享和提问5分钟。
4.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角色扮演:教师扮演消费者,学生扮演销售员,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性消费。
-反馈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即时反馈,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理性消费的原则。
-用时分配:角色扮演5分钟,反馈指导5分钟。
5.课堂提问与总结(5分钟)
-提问:请大家谈谈对本节课的理解,以及如何将理性消费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理性消费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6.教学延伸(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的消费行为,分析是否理性,并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提醒学生:下次课我们将讨论作业中的观察和思考,希望大家做好准备。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情境创设、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性消费的知识,培养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消费素养。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书籍:《理性消费指南》、《儿童理财入门》
-视频资源:《消费陷阱揭秘》、《聪明的消费者》系列短片
-实践活动:家庭预算制定、模拟购物体验
-在线互动游戏:理性消费模拟游戏
-专业网站:消费者报告网站、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
-相关文章:《如何培养孩子的理性消费观念》、《青少年消费教育的重要性》
-案例研究:不同年龄段的消费案例分析
-社会实践:参观超市、商场,了解商品定价和促销策略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书籍,如《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