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1 消费大家谈》(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docx
第3课《1消费大家谈》(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1消费大家谈》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消费活动,培养学生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消费知识,提高生活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与课本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提升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消费话题的讨论,学生能够提升对消费观念的认识,增强理财意识,学会合理消费。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此外,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并掌握合理消费的概念,能够区分必需品与奢侈品,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
②学会制定简单的消费计划,培养学生预算和理财的基本能力。
2.教学难点,
①在实际情境中引导学生分析消费行为,理解消费背后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②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够对消费广告和消费行为进行理性分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③在小组合作中,引导学生有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消费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基础概念。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消费话题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交流与思考。
3.实践法:设计模拟消费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消费理财。
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展示消费案例,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2.应用教学软件进行消费决策模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制作消费知识卡片,辅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日常消费的短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消费现象。
2.提问:视频中展示了哪些消费行为?这些消费行为体现了怎样的消费观念?
3.学生分享观看感受,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1消费大家谈》。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教学内容:合理消费的概念、消费类型、消费计划制定等。
2.教学过程:
-解释合理消费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合理消费。
-讲解消费类型,如必需品、非必需品、奢侈品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消费的特点。
-介绍消费计划的制定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
3.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如何判断一种消费是否合理?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师提问:在制定消费计划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教学内容:模拟消费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2.教学过程:
-分组进行模拟消费活动,每组分配一定的生活费用,购买必需品和非必需品。
-学生讨论并制定消费计划,教师巡回指导。
-各组分享消费体验,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学内容: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计划等。
2.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在模拟消费活动中,你们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消费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拓展延伸(5分钟)
1.教学内容:消费心理学、消费政策等。
2.教学过程:
-教师简要介绍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等。
-学生分享自己在消费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学现象,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师介绍我国消费政策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政策对消费的影响。
(六)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学内容:本节课所学知识要点。
2.教学过程: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合理消费的重要性。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点评并总结。
-布置作业: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消费计划,并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合理消费的概念,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必需品与奢侈品。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个人消费计划,学会预算和理财。
-学生能够识别消费广告中的误导信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不必要的消费。
2.思维能力的提升:
-学生在讨论和模拟消费活动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消费行为进行理性分析。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了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