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探讨.doc

发布:2018-02-01约2.4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探讨 邱建强   (青神县人民医院外一科 四川 青神 620460)   【摘要】 目的:研究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50名前列腺增生病患为研究对象,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为观察组,常规经尿道电切术治疗为对照,以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为评价指标,评价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且无严重并发症,观察组IPSS、QOL、Qmax、PVR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明显,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lt;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中图分类号】R6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111-02   前列腺增生症(Hyperplasia of prostate)多发生于老年男性患者,主要发生部位为前列腺内层[1],患者会因尿路梗阻出现排尿困难、尿失禁等症状,还可能发生急性尿潴留。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前列腺增生的发生率逐渐升高,严重威胁男性健康,因此,科学有效的治疗必不可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气化术(Transurethral vapor-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VRP) 是一种腔内前列腺切除术,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改良成果,结合传统高频电刀技术与新型汽化电极技术[2],已引起临床的广泛重视。为了评价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本文对我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150名前列腺增生男性病患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年龄62.4plusmn;4.5岁,病程16.8plusmn;4.0个月,直肠指征:Ⅰ度增生24例,Ⅱ度36例,Ⅲ度15例;观察组年龄64.9plusmn;5.3岁,病程17.2plusmn;3.8个月,直肠指征:Ⅰ度增生25例,Ⅱ度34例,Ⅲ度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手术,术中采取膀胱截石位,硬膜外麻醉,从尿道插入F26 Storz电切镜,对膀胱进行低压冲洗,结束后对膀胱内进行观察,确定输尿管开口位置,观察前列腺增生,确定输尿管压迫情况。观察结束后进行切割,范围为膀胱颈至精阜,至包膜处停止,然后进行腺体汽化切割,清除增生的组织,完全清除后修整膀胱颈。手术结束后需使用导尿引流管,3~5d后才可拔除,并持续冲洗膀胱,此外常规的抗感染治疗也必不可少。   对照组采用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   1.3 评价指标   临床疗效比较,分治愈、显效、无效三个层次,治愈:患者前列腺增生完全切除,无压迫周围组织现象;显效:基本切除,仍有轻微压迫,无效:有明显残留,压迫明显。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包括电切综合症、尿道狭窄发生等并发症。   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进行chi;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lt;0.05时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75例中,治愈71例,显效4例,疗效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治愈69例,显效6例,疗效与观察组相同,为100%,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为7.7%,与观察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lt;0.05),但两组并发症情况都较轻微,且处理后很快好转。   2.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IPSS、QOL、Qmax、PVR   两组患者治疗后IPSS、QOL、Qmax、PVR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lt;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PSS、QOL、Qmax、PVR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lt;0.05)。具体结果见表1、表2。   表1 对照组术前术后IPSS、QOL、Qmax、PVR比较   *   3.讨论   前列腺增生的基本表现为排尿障碍,基本治疗包括微波、药物治疗。但增生较为严重,造成尿流情况严重紊乱时,则需进行手术,主要方式是疏通膀胱出口处的机械梗阻,常用的方式有开放手术、激光手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但这些方法存在出血量较大等不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气化术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