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基共聚合反应.ppt
4.3.4无恒比点共聚(r11,r21)又称嵌均共聚或非理想共聚图4-10无恒比点共聚组成曲线r11,r21第31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图4-10无恒比点共聚组成曲线r11,r21第32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嵌均共聚物组成曲线上凸或下凹的程度取决于两单体竞聚率大小悬殊的程度,悬殊越大则上凸或下凹越厉害。事实上只是一种“镶嵌”着少许第二结构单元的“均聚物”:~M1M2M1M1M1M1M1M1M1M2M1M1M1M1M1~氯乙烯-乙酸乙烯酯(r1=1.68,r2=0.23)苯乙烯-乙酸乙烯酯(r1=55,r2=0.01)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r1=1.91,r2=0.50)第33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无恒比点共聚反应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即当r1r2=1时,被冠以一个漂亮的名称——“理想共聚”。本意是共聚物组成具有与混合理想气体各组份分压或理想溶液各组份蒸汽分压相类似的数学形式:d[M1]/d[M2]=r1[M1]/[M2]丁二烯-苯乙烯(r1=1.39,r2=0.78);r1r2=1.08偏二氯乙烯-氯乙烯(r1=3.2,r2=0.3);r1r2=0.96第34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图4-12理想共聚组成曲线r11,r11,r1r2=1第35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图4-13嵌段或混均共聚组成曲线r11,r114.3.5“嵌段”或“混均”共聚(r11,r21)第36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4共聚物组成控制4.4.1共聚物的组成控制共聚物组成控制的几点规律:共聚是改善聚合物性能的一种重要方法,共聚物的性能不仅与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有关,同时与共聚物的组成及其分布有关。这就提出共聚物组成控制和组成分布控制两方面的要求。第37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恒比共聚(r1=r2=1)交替共聚(r1=r2=0)在恒比点进行的有恒比点共聚由于共聚物组成与单体组成完全相同,组成也不随转化率升高而变化,所以均不存在组成控制的问题。第38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单体减少或增加的多少取决于第2单体的竞聚率较0大的程度,大得越多则两单体摩尔分数差值应越大。第2,对于接近交替共聚(r1=0,r2≈0),如果目的是控制共聚物组成尽可能接近交替共聚物,则单体配比中应该减少竞聚率不为0的那种单体,而增加竞聚率为0的那种单体。第39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对于不在恒比点进行的有恒比点共聚,以及无恒比点共聚两种类型才真正存在组成控制的问题。而组成控制的关键是建立共聚物组成与转化率之间的关系。第40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4.2共聚物组成与转化率的关系虽然可以对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4-1)或(4-2)式进行积分,求得组成与转化率之间的关系式,但是直接使用图形更为简单。第41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图4-14不同配料的共聚物组成-转化率关系(St,r1=0.53;MMA,r2=0.56;f10=0.80,f20=0.20;恒比共聚点为F1=f1=0.484)第42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图4—15苯乙烯-反丁烯二酸二乙酯共聚瞬时组成与转化率关系(r1=0.30,r2=0.07;1-6分别为0.2,0.4,0.5,0.6,0.8,0.57)第43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自由基共聚合反应第1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由一种单体进行的链式聚合反应称为均聚反应(homo-polymerization),其产物为均聚物(homopolymer);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进行的链式聚合反应成为共聚反应(copoly-merization),其产物成为共聚物(copolymer)。比较几个概念:共聚物;混缩聚物;聚合物的共混通过共聚反应吸取几种均聚物的长处,改进多种性能,如机械性能、溶解性能、抗腐蚀性能和老化性能等,从而获得综合性能均衡优良的聚合物。第2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表4-1典型共聚物主单体第二单体共聚类型性能改进和用途乙烯乙酸乙烯酯无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