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发布:2017-10-29约2.02万字共6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课时课题 第1课 山中访友 第1课时 内容1、山中访友 教学 目标知识1、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教育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难点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课 前 准备课件 师生活动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 来自{放放假--}解大意。 三、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四、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 五、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   (3)再读读画线的话,体会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古桥诉说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4)交流感受。   结合理解“德高望重”,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   (5)体会写法。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 六、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 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简笔画) 课后反思记载在导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上课时,首先出示文题,让学生揣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合理想象、表达,从而引入本课。学生谈的丰富极了,有的认为去访问一位隐居的老人,有的认为去访问稀有动物,有的认为去访问某个建筑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引导其合理想象、表达。 第一单元 课时课题 第1课 山中访友 第2课时 内容1、山中访友 教学 目标知识1、继续阅读理解课文。 2.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情感教育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重点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课 前 准 备课件 师 生 活 动 过 程 一、听写词语,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2)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 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   (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   ①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   ②第5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   ③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三、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四、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五、背诵积累,提升感悟   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板书设计: 古桥——老朋友 山泉——姐姐 清 晨 访 友   悬崖——爷爷 夜 色 归 家 (好心情) 老柏树——慈祥 (好记忆) …… 课后反思记载 本课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重点是感受作者对山里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