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3课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高效演练创新预测 新人教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课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高效演练·创新预测
预测点1.伴性遗传特点及基因传递规律
1.部分基因在果蝇X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
A.Ⅰ和基因Ⅱ不可能决定果蝇的同一性状
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Ⅰ和基因Ⅱ之间可发生互换
C.图示为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绝对位置
D.雄性X染色体上的基因来自其雌性亲本
【解析】选D。基因和基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A;,Ⅰ和基因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B;,,C;X染色体来自母本,X染色体上的基因来自其雌性亲本,D
预测点2.伴性遗传中基因型、表现型推断及相关概率求解
2.某种野生山葡萄的雌、雄花序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来控制,,M控制生成雌花序,H,h,hh的个体为雌株,:
(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若基因型为MmHh的个体与杂合雄株杂交,_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__________。?
(3)选取基因型为mmHH的雄株与某植株杂交,,,3∶5,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可知,雄株可能的基因型有mmHH、mmHh共2种,雌株可能的基因型有MMhh、Mmhh、mmhh共3种。
(1)如果子代全为雄株mmH-,则纯合父本的基因型为mmHH,纯合母本的基因型为mmhh。
(2)若基因型为MmHh的个体与杂合雄株mmHh杂交,则后代有M_H_(雌雄同株占1/2×3/4=3/8)、mmH_(雄株占1/2×3/4=3/8)、__hh(雌株占1/4)。
(3)选取基因型为mmHH的雄株与某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再自交,自交后代雌雄同株(M_H_)∶雄株(mmH_)=3∶5,说明M_H_占3/8=1/2×3/4,则某植株的基因型是Mmhh。
答案:(1)mmHH mmhh (2)3 1/4 (3)Mmhh
【A存在,B使色素呈现紫色,b使色素呈现红色,,F1,:P ×白眼雄蝇
F1 ×红眼雄蝇
F2 3 3 2 ( )A.亲本中白眼雄蝇的基因型为BBXaY
B.F2中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
C.若F2中红眼果蝇雌雄随机交配,∶白眼=8∶1
D.基因对果蝇眼色的控制体现了基因直接控制性状
【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F1,,X染色体有关。假设两对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XAbXAb×XaBY,F2中紫眼∶红眼∶白眼=1∶2∶1,;X染色体上,bbXAXA和BBXaY或AAXbXb和aaXBY,BbXAY、BbXAXa,,;AaXBXb和AaXbY,,A,F1AaXBXb和AaXbY,F2(其中,aaXBXb和aaXbXb),BF2中红眼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XbXb、2/3AaXbXb、1/3AAXbY、2/3AaXbY,2/3AaXbXb×2/3AaXbY,(2/3)×(2/3)×(1/4)=1/9,∶白眼=8∶1,C,,,D
预测点3.探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
3.某遗传病P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两种基因(A/a、D/d)控制的,A或d存在时个体都会患病。色盲基因由基因b控制。如图所示家系中,,Ⅰ-1个体体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的相对位置最可能是 ( )
B。儿子的X染色体均来自母亲,,X染色体上既不含色盲基因b也不含P病基因A或d,X染色体上相应的3个基因为a、D、B;X染色体上含色盲基因b,P病基因A或d,X染色体含基因b与A或d。
4.生物学家发现一只具有A性状的雄果蝇(染色体组成为XY)和一只具有B性状的雌果蝇(染色体组成为XXY),A和性状B的基因均位于果蝇的Y染色体上。为探究控制性状A和性状B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还是不同位置,,
(注:XXY的性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XY的个体为可育雌性,XYY,XXX和YY胚胎期死亡;A和性状B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置时表达互不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B性状的雌果蝇产生________种配子,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杂交产生的雄性后代中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A与性状B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处于相同位置,A是显性性状。若杂交产生的雄性后代中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___,A与性状B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处于相同位置,B是显性性状。?
(3)若杂交产生的雄性后代中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A与性状B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处于不同位置。?
【解析】(1)对于XXY染色体组成的雌果蝇,,,4种,【,(d),(e)卷翅(B)品系和赤眼(E)卷翅(B)品系果蝇的隐性致死基因不同(分别用d1和d2表示),,d1d1和d2d2致死,d1d2, ( )
A.d1和d2没有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B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