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的应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应用 1、毛细管电泳的定义 2、几种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原理 3、毛细管电泳的基本配置 4、毛细管电泳的应用领域 一、毛细管电泳的定义 电泳:电解质中带电粒子在电场 作用下,以不同的速度向电荷相 反方向迁移的现象。 传统电泳会在电解质离子流中产 生自热,引起径向粘度和速度的 梯度,从而导致区带展宽、降低 效率。 毛细管电泳是在散热效率极高的、空 芯的、微小内径(10-200μm的毛细 管内进行的大、小分子高效分离技术。 毛细管电泳的主要优点: 1、高灵敏度 2、高分辨 3、速度快 4、进样少 5、成本低 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的检测极 限在10-13—10-15mol之间,荧光检 测可达10-19—10-21mol。 高分辨:峰分离效率超过1百万理论塔 板数,一般可达几十万。 理论塔板数=5.54(tR/w1/2)2。 分离度=2(tR2-tR1)/w1+w2,一般要大 于1.5。 速度快:许多分析在10分钟内完成。 进样少:一般需要毫微升的进样量。 成本低:一般只需要可长期使用 的毛细管和极微量的可自己配制 的缓冲液。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原理:在自由 区带电泳(CZE)中,电泳的移 动(带电荷分子朝相反极性的电 极方向移动)和电渗流(在毛细 管内壁上的电荷和应用的势能而 引起的电解质流动)的结合导致 了分离。 电渗流的大小取决于电场强度、电 解质的pH、缓冲液的组成和离子强 度、内磨擦和毛细管表面等特点。 毛细管电泳的分类: 1、毛细管区带电泳(CZE) 2、分子体积排除(筛滤)电泳或 凝胶电泳(CGE) 3、等电聚焦电泳(IEF) 4、胶束电动力学电泳(MECC) 5、等速聚焦电泳(ITP) 二、几种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原理 (CZE、CGE、MECC、IEF、ITP) 毛细管区带电泳(CZE)的分离 原理: 基于各被分离物质的净电荷与质 量之间比值的差异,不同离子按 照各自表面电荷密度的差异以不 同的速度在电解质中移动,而导 致分离。 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中的有关因 素: 工作电压:分离柱效随电压的增 大而提高。 缓冲液:磷酸、醋酸、硼酸。 注意pH和浓度的控制。 pH选择三原则: 1、缓冲液的pH必须比被分离物 质的等电点高或低1个pH单位, 以便得到合适的电泳淌度。 2、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酸 性缓冲液,使得毛细管壁上的吸附和 电渗流降低,提高毛细管涂层的寿命。 3、在分离蛋白质中,蛋白质的等 电点低于缓冲液pH时,极性放置 是:+ → -,反之应是:- → +。 缓冲液的浓度选择: 在一般情况下,浓度增加被分离 物质的迁移速度下降,有利于分 离效果的提高,但随着缓冲液浓 度的增大,粘度增加,电渗流和 焦耳热增大,给分离造成反作用。 缓冲液中不同添加剂的选择: 添加剂 功 能 无机盐 改变蛋白质结构 有机溶剂 增加溶解度,减少电渗流 尿素 增加蛋白质溶解度, 使低聚核苷酸变性 磺酸 离子对作用,疏水作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改变毛细管壁的特性 纤维素衍生物 减少电渗流,提供一个 筛滤介质 胺类 覆盖硅烷基团 毛细管凝胶电泳(CGE)的分离原理: 用凝胶物质作为支撑物进行分离的区 带电泳,被分离物在通过装入毛细管 的凝胶时,按照各自分子的体积大小 逐一分离。 凝胶分为无机凝胶和有机凝胶或分为 物理和化学凝胶。无机凝胶有多孔硅 胶、多孔玻璃,有机凝胶有葡聚糖、 交联聚丙酰胺和环脂糖等。 毛细管胶束电动力学毛细管电泳 (MECC)的原理:当把离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