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与教学的概念界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与教学的概念界定:
教学阶段
教材和单元教材与学情分析;设定和叙写单元教学目标;合理划分课时,初步确定每课时教学内容;单元主题作业设计;分课时备课;实践并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调整、修正教学设计和目标。(来源:王长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与实践研究》)
教学原则:
要使学生对每单元材料感兴趣;让学生接触可理解的语言;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听说读写机会;使学生进行真实的交际活动,交际要有信息差(information gap);使学生互相合作,积极参与;要求学生听说读写同时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策划者、鼓励者和启发者;将语言功能与技能结合起来;给学生布置与所学单元内容有关的作业;创造自然、和谐、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
(卢凌,2002,关于整体语言教学的研究报告,《教育研究》第8期。)
层次性原则层次性是整体语言教学法的重要特性。它要求教师在实施英语教学时,要遵循其层次性特征,注意整体与层次以及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关系。
邵秀,2010,试析整体语言法及其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适用,《芳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2卷增刊。
整体语言教学理论认为事物的整体永远要大于部分之和,整体语言教学应该从整体入手,然后再从整体到局部。
(刘增福,2011,整体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分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第14期。)
(一)体现知识的系统性
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把握时机,利用话题资源适时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相关话题知识有一个整体系统的了解,形成一定的知识链,那是很难实现这个目标的。只有作了足够的知识储备,才可能有一定的输出。
(二)有利于任务型教学的实施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英语新教材中,一些以体育、荧屏、名人等为题材话题,其各板块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的又是所涉话题内容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对这类题材施教学设计时,更注重设立板块任务的目标。
(三)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新课程教材中,包含着一些反映友谊、礼貌、旅游、工作等人文、社会方面的话题,在教学中教师若以说教的方式教授,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激起。教师在实施单元话题教学前,可以把课题内容设计成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所关注的热门话题,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主人公的地位。这样实施单元话题整体教学设计,既能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了解语言文化、发展语言技能的主要途径,又能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相关话题内容,促进其心智的发展、健康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提高其人文素质。
(四)有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
英语新教材中,有一些反映人类社会、文化遗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话题,教学中教师若能充分利用这些话题资源,因势利导,对学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必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来源:沈道国:《高中英语小学中单元整体设计实践》,《英语教师》,2009年2月第二期)
注重从整体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围绕主题,整体设计教学情境;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以单元主题为线索贯穿每单元各个课型及其他相关活动,不断加深学生对各课型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在此基础上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要点:
1.每个课型都与本单元主题相联系。
2.每个课型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言语感官,尽量做到听说读写并重。
3.每个课型通过不同方式,不断强化对关键语言知识,尤其是新的语言知识的印象,使其对它们理解、掌握、感受直至欣赏。
4.单元结束后,学生脑海中应留有本单元内容的完整印象,并能就本主题用所学的知识,并结合从前的知识,展开自由交谈,即运用语言。
(来源:彭修成:《试论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法》,华中师范大学 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6)
1.关注单元内听、说、读、写以及综合性学习各项学习内容的整合。
2.打通课内和课外,对课内外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作为语言学习的课程,学习的外延无限广阔。单元整体教学,可以更好地打通课内外的界限,与学生的生活、自我发展的需要、社会活动有效沟通。也正因为单元教学着眼于文本、学生、生活三者间的整体设计,便于实施,效果较好。
3.把原有学习经验、学习需要与单元文本进行整合。教材毕竟是在特定标准下,统一编制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普遍需要,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留出空间,精心设计。建构主义教学论强调“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允许被固定,但应留有较大的允许改变和补充的空间”,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师生从不同角度去探讨客观世界,更能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使教师能够将其个人对于教学内容的构想的经验知识投入到教学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