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6单元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3-13约3.4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是化学基础中的实验研究课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了解其性质和应用。本课题与课本相关内容紧密联系,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3.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4.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在化学学科方面,学生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有一定的认识,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尚待提高。以下是针对本节课的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有一定了解,但对其制取方法和实验原理掌握不深。因此,本节课需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

2.能力水平: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但多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3.素质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方面有待提高。本节课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行为习惯:部分学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较差等问题,这可能会影响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本节课需加强课堂管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学习兴趣: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但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本节课需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相关章节。

2.辅助材料:准备与二氧化碳性质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

3.实验器材:提前准备石灰石、稀盐酸、集气瓶、导管、酒精灯等实验器材,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设置实验操作台和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氧气的制取方法,今天我们来探究另一种常见气体——二氧化碳的制取。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都有重要作用,那么它是如何被制取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团。

(学生)期待地等待老师讲解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

二、新课讲授

1.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决定了它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二氧化碳的性质。

2.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

(教师)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取,其中最常见的是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个方法。

(学生)准备实验器材,跟随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

3.实验操作与观察

(教师)现在,我们开始进行实验。首先,将石灰石放入集气瓶中,然后滴加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4.实验结果分析

(教师)同学们,实验结果显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了大量气泡,并且气体被收集在集气瓶中。这说明二氧化碳是通过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的。

(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理解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

5.二氧化碳的应用

(教师)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人工降雨、饮料碳酸化等。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二氧化碳的应用。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二氧化碳应用的了解。

三、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了解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实验,对二氧化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学生)回顾今天所学内容,巩固对二氧化碳的认识。

四、课后作业

1.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收集有关二氧化碳应用的实例,并进行分析。

3.思考:如何合理利用二氧化碳,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关注二氧化碳的应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师)总结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