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1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2-06约2.8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1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二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4.1乘法的初步认识》为内容,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从数数、排列、组合等角度初步认识乘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思路包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乘法的含义,以及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数学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符号意识,理解乘法符号的含义。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用乘法解决问题。

难点: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乘法算式,并能正确计算。

解决办法:

1.通过生活实例和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2.采用直观教具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将实际问题与乘法算式建立联系。

3.设计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练习题,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乘法计算方法。

4.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难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乘法相关的图片、图表、动画等多媒体资源,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乘法概念。

3.实验器材:准备计数器、小棒等,用于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合作学习;准备实验操作台,确保实验安全有序进行。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如让学生观看乘法相关的动画,理解乘法的初步概念。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乘法的初步认识”,设计问题如“你能在生活中找到乘法的例子吗?”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学生提交的预习成果和课堂提问,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乘法的初步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如“为什么会有乘法?”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购物找零的场景,引出“乘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乘法的意义,结合实例如“3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一共多少钱?”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苹果分装”游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乘法的应用。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游戏,体验乘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实践活动法:设计“苹果分装”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乘法的应用。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家庭购物”的乘法应用题,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与乘法相关的数学游戏网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乘法知识。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推荐的网站,进行乘法相关的数学游戏,加深理解。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知识点梳理

1.乘法的概念

乘法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表示将一个数(乘数)加到自身多次(被乘数指定的次数)的过程。在数学符号中,乘法通常用“×”表示。

2.乘法的基本性质

(1)交换律:a×b=b×a

(2)结合律:(a×b)×c=a×(b×c)

(3)分配律:a×(b+c)=a×b+a×c

3.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计算方法,通过记忆乘法口诀表,可以快速计算出两个数的乘积。乘法口诀表如下:

一乘一等于一,一乘二等于二,一乘三等于三,……

一乘九等于九,一乘十等于十,……

二乘二等于四,二乘三等于六,……

……

九乘九等于八十一,九乘十等于九十,……

4.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乘法可以看作是加法的简便运算。例如,3×4可以理解为将3加到自身4次,即3+3+3+3。

5.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乘法和除法是互为逆运算。例如,3×4=12,那么12÷4=3。

6.乘法与分数的关系

乘法可以用来表示分数的乘法。例如,分数a/b乘以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