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当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方略探析.pdf

发布:2017-07-15约1.16万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TECHINF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 2008年 第 18卷 第31期 文章编号:1005—6033(2008)31-0019—03 收稿 日期:2008—10—07 当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方略探析 孑J、洪林 (德州学院图书馆,山东德州,253023) 摘 要:探析 了当前我国高校建立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与困 境,提出了发展学科馆员制度的相关方针和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学科馆员制度是国际图书馆界公认的先进的办馆理念和全新的服 采取的最新服务方式。学科馆员制度解决了用户信息需求变化与传统服 务模式,是以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高级专业人员对口服务模式。这项制 务之间的矛盾,使得图书馆走向专业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道路,同 度最早发端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级大学图书馆。1981年,美国卡内 时体现了 “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理念,主动了解用户的个性需求,提 基一梅隆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 跟“踪服务”,俄亥俄大学图书馆也相继推 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实现传统服务向知识服务的转变。 出 “网络化馆员免费导读服务”。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设立了学科 馆员制度,随后,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重点大 2 我国高校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 学相继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百余所高校 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高校,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专科性学 实(试)行了学科馆员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院,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科研上有 自己的主攻方 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引起了高校图书馆界的高度关注。既有肯定 向和重大研究项 目。只有搞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保障,主动地有针对 和赞扬的,也有持不同意见表示质疑的。这项制度在我国试行已有 lO 性地进行文献信息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校教学科研对文献信息 年,在图书馆界属新生事物。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总是伴随着问题 的需求。 的不断出现和解决,才能达到日臻完善的境界。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借 (1)学科馆员制度是现代社会信息需求的必然结果。由于当代生产 鉴国内外大学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学科馆员制度,是当前 力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 日新月异,使各种载体文献骤增、网络信息资源 高校图书馆制定这一发展战略的根本出发点。 庞杂浩繁,图书馆传统的 “参考馆员”式的被动工作形式已经无法适应现 1 建立 “学科馆员”制度的现实意义 代化信息需求。鉴于高校学科覆盖面宽,专业涉及众多等多层次、多元化 的特点,引进学科馆员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高校图书馆实施学科馆员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教辅 制度是现代信息化社会条件下高校图书馆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机构 。履行着信息服务和教育职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