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与信息服务.doc
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与信息效劳
〔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关键词:学科馆员知识效劳对口学科
论文摘要: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打破了按文献类型来配置馆员的做法,是一种以大学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学科高级专门效劳人员对口效劳模式。学科馆员效劳是深层次、高质量的信息效劳,其学科效劳的内容包括建立学科馆员与对口学科的联络机制,提供咨询效劳,为对口学科师生提供信息教育和培训,参与教学与学习支持,整合、开发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立虚拟参考学科咨询平台,提供网上在线咨询效劳,提供优质信息效劳。
一、学科馆员的概念与内涵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是指从事某一学科或某几个特定学科的文献资源效劳的图书馆员。[1]这种以大学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学科高级专门效劳人员对口效劳模式,最早发端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随后在加拿大的局部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也推行了学科馆员效劳模式,受到了用户的欢送。我国学科馆员效劳模式在以清华、北大等国内重点大学为首的图书馆率先开展。学科馆员制打破了按文献类型来配置馆员的做法,表达了馆员学科信息的完整性、文献资源的专业性。[2-6]在信息时代,一个合格的学科馆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能够把握文献资源的根本原那么,熟悉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2)具备某一重点学科以及相关的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3)了解纸质文献和数字化文献的出版特点,具有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网上信息的调查、评价、选取能力;(4)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敬业精神。[7-8]
二、学科馆员信息效劳的特征[5,7,9,10]
1.学科馆员信息效劳代表了大学信息效劳业的开展方向
现代高等教育学科覆盖面宽,专业涉及众多,现行制度下的图书馆员一般不可能对专业学科读者提供深层次的咨询效劳,因此,大学图书馆需要培养一批学科馆员,深入了解各学科教学科研对专业文献信息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科专业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研究,主动为各学科读者提供高水平效劳。在此根底上建立的学科馆员制度使大学图书馆读者效劳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辅助性效劳为综合研究性效劳。学科馆员制度是大学图书馆读者效劳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新开展,而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为学科化的信息效劳提供了时机和空间,带来了展现学科、倡导创造力的新契机。
2.学科馆员信息效劳是深层次、高质量的信息效劳
信息机构要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为用户导航,通过对大量文献信息的分析、研究、筛选加工和组织,通过与用户的充分沟通,指引用户尽快有效地获得针对性最强、价值最大的信息,这种劳动是创造性的、具有极大的知识价值,因此具有增值性。整个效劳过程突出了信息效劳人员的智力资源,特别是通过高增值性的效劳节省了用户大量的珍贵时间,表达了信息效劳机构的效劳能力,而在现代社会信息化进程中,信息机构的效劳能力将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将成为决定信息效劳机构开展潜力甚至是维系其生存的关键因素。
三、学科馆员信息效劳的内容
1.建立学科馆员与对口学科的联络机制,提供咨询效劳[9]
学科馆员信息效劳应走出图书馆,与对口学科师生和主管教学科研的院系领导以及学术带头人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定期了解其教学科研的情况、学术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对文献信息需求的情况,请他们推荐、选定局部专业文献资料,然后及时向采编部提供学科文献需求信息;定期召开学科师生代表座谈会,向他们介绍新资源,汇报学科文献信息建设和效劳工作情况,听取他们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建议和对学科信息效劳的要求,共同商议学科文献信息建设方向和信息效劳工程。为此学科馆员信息效劳应做到:一是专业化,即将不同专业甚至同一专业的学科馆员按专业详细分工,来保证他们对专业知识和专业信息资源的准确把握;二是智力化,即通过按咨询问题类型分工,来促进核心咨询效劳的分析性和智力内涵;三是集成化,即通过集成化组织数字图书馆咨询资源和技术系统,来提高咨询效劳的效率;四是内容化,即通过提供强有力的分析组织技术与工具,来保障咨询效劳对内容的有效分析和对信息的重组;五是经常化,即通过稳定的个人化的经常性接触和跟踪效劳,来建立用户对咨询效劳的信任。
2.为学科师生提供信息教育和培训,参与教学与学习支持
学科馆员信息效劳应承当院系师生的文献检索教学,应结合学科专业的主要文献和工具书,有针对性地向师生读者传授文献检索与应用的方法和途径,尤其是近些年来,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日益增多,学科馆员信息效劳应不定期为对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