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 数列综合大题归类:求和,放缩不等式-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专题17数列综合大题归类:求和,放缩不等式
目录
TOC\o1-1\h\u题型一:分组求和:公式法 1
题型二:分组求和:奇偶分段型 2
题型三:分组求和:正负相间型 3
题型四:倒序求和型 3
题型五:裂项相消1:函数型 4
题型六:裂项相消2:指数型 5
题型七:裂项相消3:无理根号型 6
题型八:裂项相消4:分子分母齐次分离型 7
题型九:裂项相消5:等差指数混合型 7
题型十:裂项相消6:正负相间裂和型 8
题型十一:裂项相消7:三角函数型 9
题型十二:裂项型证明数列不等式 10
题型十三:三角函数型数列不等式证明 11
题型十四:先求和再放缩证明数列不等式 12
题型十五:先放缩再求和证明数列不等式 13
题型十六:利用导数不等式证明数列不等式 13
题型一:分组求和:公式法
等差等比求和是求和的基础。等差等比求和公式:
等差等比求和是求和的基础。等差等比求和公式:
等差:前n项和公式:Sn=na1+eq\f(n?n-1?,2)d=eq\f(n?a1+an?,2).
等比:前n项和公式:Sn=eq\b\lc\{\rc\(\a\vs4\al\co1(na1,q=1,,\f(a1?1-qn?,1-q)=\f(a1-anq,1-q),q≠1.))
1.(23-24高三·河北唐山·模拟)已知数列,,.
(1)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求数列的前n项和.
2.(2024·山东·二模)已知数列,中,,,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项和.
3.(23-24高三·重庆九龙坡·模拟)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4.(22-23高三·河南郑州·期中)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满足
(1)求证:数列为等比数列;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题型二:分组求和:奇偶分段型
分组求和法:
分组求和法:
1.形如an=,用分组求和法,分别求和而后相加减
2.形如an=,用分组求和法,分别求和而后相加减
3.形如an=,用分组求和法,分别求和而后相加减
如果涉及到分段数列,则.要注意处理好奇偶数列对应的项:
(1)可构建新数列;(2)可“跳项”求和
1.(23-24高三·江苏泰州·模拟)已知等差数列an中,,前n项和为,bn为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1)求与;
(2)定义新数列满足,,求前20项的和.
2.(2024·山西·三模)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3.(23-24高三下·广东·模拟)已知数列an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成等比数列.
(1)求an
(2)若,,求数列bn的前100项和.
4.(23-24高三·江苏盐城·期末)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公差.数列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且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和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题型三:分组求和:正负相间型
正负相间求和:
正负相间求和:
1.奇偶项正负相间型求和,可以两项结合构成“常数数列”。
2.如果需要讨论奇偶,一般情况下,先求偶,再求奇。求奇时候,直接代入偶数项公式,再加上最后的奇数项通项。
1.(24-25高三·全国·练习)已知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
2.(2023·广西南宁·模拟预测)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
(1)求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3.(2024·辽宁沈阳·模拟预测)已知数列满足,,是数列的前项和,对任意,有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的前100项的和.
4.(23-24高三·广东深圳·期末)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是数列的前项和.求
题型四:倒序求和型
倒序求和:
倒序求和:
倒序求和,多是具有中心对称的“函数型”,此类函数具有“和定”的特征,满足“和定”特征的还有组合数。
1.(2022高三·全国·模拟)设是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两点,且,已知点的横坐标为.
(1)求证:点的纵坐标为定值;
(2)若且求;
2.(20-21高三·全国·模拟)已知函数,数列的前项和为,点均在函数的图象上.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函数,令,求数列的前2020项和.
3.(20-21高三·江苏苏州·期中)已知
(1)若,求;
(2)若,求除以5的余数
4.(23-24高三·四川成都·模拟)已知数列满足:,数列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的值;
(3)求的值.
题型五:裂项相消1:函数型
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