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3.2 好方法 好习惯说课稿 粤教版.docx
(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2好方法好习惯说课稿粤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2好方法好习惯说课稿粤教版。本节课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核心,引导学生认识好方法、好习惯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良好习惯的力量,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增强自律意识,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良好学习习惯的认识与培养。
难点:将良好学习习惯应用到实际学习中,形成稳定的学习行为。
解决办法:
1.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习惯的力量。
2.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自律意识。
3.设计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任务中尝试运用良好学习习惯,及时反馈,调整学习策略。
4.通过定期回顾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稳定的学习行为模式。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道德与法治》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展示良好学习习惯的案例和不良习惯的后果。
3.实验器材: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准备相关的学习工具和资料。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并准备黑板或投影仪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学习上的困难?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教师总结:“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二、新课导入
1.教师展示多媒体图片,如时间管理图表、学习环境布置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展示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时间管理、学习环境布置、学习方法等。”
三、课文主旨内容探究
1.教师提问:“什么是好方法?什么是好习惯?”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好方法是指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好习惯是指长期坚持的良好行为习惯。”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提到的具体好方法和好习惯。
四、重点内容讲解
1.教师讲解好方法的重要性:“好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教师讲解好习惯的养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持和自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时间管理、学习环境布置、学习方法等。”
3.教师举例说明,如: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如何选择合适的学习环境、如何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五、案例分析
1.教师展示一个学生因良好学习习惯而取得优异成绩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你认为自己在学习上有哪些好习惯和坏习惯?
b.如何改进自己的不良学习习惯?
c.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七、实践环节
1.教师布置一个实际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好方法和好习惯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八、总结与反思
1.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九、布置作业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
a.每天记录自己的学习时间,总结时间管理经验。
b.规划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c.尝试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十、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学生表示认同,教师结束本节课。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层面: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好方法与好习惯的概念,认识到它们对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列举出几种常见的好方法,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环境、采用有效的记忆策略等。
-学生能够识别出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并意识到改正这些习惯的必要性。
2.能力层面: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习惯来改善自己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