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立体几何 第42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学案.doc

发布:2018-05-15约8.25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2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1.能以立体几何中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和判定定理. 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有关空间图形的垂直关系的简单命题. 2016·全国卷Ⅰ,18 2016·全国卷Ⅱ,19 2016·江苏卷,16 2016·浙江卷,18 与直线、平面垂直有关的命题判断,线线、线面、面面垂直的证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计算,求解二面角大小,由线面垂直或面面垂直探求动点的位置. 分值:5~6分 1.直线与平面垂直 (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 如果一条直线l与平面α内的__任意一条__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__两条相交直线__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l⊥α 性质定理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__平行__ a∥b 2.平面与平面垂直 (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__直二面角__,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2)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__垂线__,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α⊥β 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__交线__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l⊥α 1.思维辨析(在括号内打“√”或“×”). (1)直线l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 × ) (2)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面有且只有一个.( √ ) (3)若两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相交.( × ) (4)若两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平面.( × ) (5)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 × ) 解析 (1)错误.直线l与α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才有lα. (2)正确.过一点可以作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于已知直线,而这两条相交直线可确定一个平面,此平面与直线垂直. (3)错误.两条直线垂直,这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 (4)错误.两个平面垂直,有一条交线,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而不是任意一条直线. (5)错误.α内的一条直线如果与β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才能线面垂直,从而面面垂直. 2.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b在平面β内,且bm,则“αβ”是“ab”的( A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当αβ时,bα. 又因为aα,则ab; 如果am,ab,不能得到αβ, 故“αβ”是“a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3.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 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 C ) A.αβ且mα   B.αβ且mα C.mn且nβ   D.mn,nα且αβ 解析 αβ,且mα?m?β或mβ或m与β相交,故A项不成立; αβ,且mα?m?β或mβ或m与β相交,故B项不成立; mn,且nβ?m⊥β.故C项成立; mn,nα,且αβ,知mβ不成立,故D项不成立,故选C. 4.PD垂直于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连接PB,PC,PA,AC,BD,则一定互相垂直的平面有__7__对. 解析 平面PAD、平面PBD、平面PCD都垂直于平面ABCD, 平面PAD平面PCD,平面PCD平面PBC, 平面PAD平面PAB,平面PAC平面PBD,共有7对. 5.在三棱锥P-ABC中,点P在平面ABC内的射影为点O. (1)若PA=PB=PC,则点O是ABC的__外__心; (2)若PAPB,PBPC, PC⊥PA,则点O是ABC的__垂__心. 解析 (1)若PA=PB=PC,由勾股定理易得OA=OB=OC, 故O是ABC的外心; (2)由PAPB,PCPA,得PA平面PBC,则PABC. 又由PO平面ABC知POBC,所以BC平面PAO,则AOBC,同理得BOAC,COAB,故O是ABC的垂心. 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判定定理;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ab,aα?b⊥α);面面平行的性质(aα,αβ?a⊥β);面面垂直的性质. (2)证明线面垂直的核心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因此,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合理转化是证明线面垂直的基本思想. (3)线面垂直的性质常用来证明线线垂直. 【例1】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C1D1的中点,F为棱BC的中点. (1)求证:直线AE直线DA1; (2)在线段AA1上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