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4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试题.doc

发布:2017-06-07约5.2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 A )是对职工所应承担任务的规定。 A、职务B、责任C、职责D、岗位 2、( B )是严格按照编制员额和岗位的质量要求,为企业每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 A、定编B、定员C、定额D、岗位责任制 3、岗位研究中,采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有( A )。 A、测验法、观察法、评定量表法 B、测验法、面谈法、调查法 C、观察法、参与法、测验法 D、面谈法、观察法、参与法 4、美国工程师( B )是企业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举世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 A、弗兰克·吉尔·雷斯B、泰勒C怀特D、迈克尔·朱修斯 5、工作日写实是对操作者整个工作日的工作时利用情况,按( A )的顺序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A、时间消耗B、工作的繁简程度 C、工作重要性的大小 D、技术操作 6、测时是以工序或某一作业为对象,按照操作顺序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测量和研究( B )的一种方法。 A、人力资源B工时消耗C、财力消耗D、体力消耗 7、工作抽样法是根据( C )的原理,对工作岗位随机地进行抽样调查的一种方法。 A、微积分和概率论 B、测量学和统计学 C、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D、数理统计学和微积分 8、( B )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职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过程。 A、岗位调查B、岗位分析C、岗位评论价D、岗位分类 9、( B )是通过调查者直接参与某一岗位的工作,从而细致、深入、全面地体验、了解和分析岗位特征及岗位要求的方法。 A、面谈法B、参与法C、关键事件法D、书面调查法 10、岗位分析的结果——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以及职务晋升图必须以良好的( B )为基础,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A、岗位分类B、岗位设计C、岗位调查D、岗位评价 11、( C )是把既可归为熟练工种又可归为技术工种的某些特殊工种,先分别划岗归级,再根据这些工种在不同类型中的岗位等级,求出技术工种与熟练工种之间的统一岗级换 算比例,然后归级。 A、经验判断法 B、基本点数换算法 C、交叉岗位换算法 D、专家评判法 12、测评误差可分为( D )和代表性误差两大类。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D、登记误差 13、( C )就是岗位纵向分类中的细类或称小类,是若干性质相同但其他方面存在一定差别的岗位群。 A、岗级B、岗等C、岗系D、岗类 14、体力劳动强度的测定主要有( D )测定两方面的内容。 A、劳动时间率和工作利用率B、工作利用率和能量代谢率 C、劳动紧张度和能量代谢率D、劳动时间率和能量代谢率 15、( D )是我国工业生产中最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 A、高温B、噪声C、毒物D、粉尘 16、国家标准《高温作业分级》规定:高温作业是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 B )的作业。 A、1℃或1℃以上 B、2℃或2℃以上 C、3℃或3℃以上 D、4℃或4℃以上 17、( B )是将单一要素的系数与指派的分值相乘,然后合计出总分的方法。 A、简单相加法 B、系数相乘法 C、连乘积法 D、百分比系数法 18、国家标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规定,对于眼晶体年剂量当量不超过 mSv;对于其他单个组织或器官不超过 mSv;对于全身,年有效剂量当量不超过 mSv。( A ) A、100 500 50 B、50 100 500 C、50 150 500 D、500 100 50 19、建材行业管理岗位和评价指标体系由三要素、九个因素组成。其中三要素是指( D )。 A、工作任务、工时利用率、工作分类度和条件 B、工作责任、工时利用率、工作技能 C、工作任务、工作技能、工作强度和条件 D、工作责任、工作技能、工作强度和条件 20、轻工行业岗位劳动评价应坚持的原则包括因事设岗、因岗定责和( A )。 A、对岗不对人 B、对人不对岗 C、对人不对事 D、因人定岗 二、多项选择题 21、一个岗位能级的大小是由组织中的( ABCD )等因素决定的。 A、工作性质B、工作的繁简难易 C、工作责任大小 D、任务轻重E、个人能力 22、下列可使岗位工作丰富化的措施有( ABCD )。 A、尽量使员工进行不同工序、设备的操作 B、使员工了解承担任务与总任务、总目标的关系 C、使员工明确本岗位任务完成的意义,并可获得反馈信息 D、员工拥有自主权 E、分工严细 23、技术要求是对本工种工人应具备的技术水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