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解一元一次方程(2)(教学设计,新教材)-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2024).docx
5.2解一元一次方程(2)(教学设计,新教材)-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2024)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2)的基本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与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教材紧密相连,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题技巧,符合教学实际需求。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2)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本质,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正确理解并应用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
②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包括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
③能够灵活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应用题的列式和解法。
2.教学难点,
①理解移项法则在解方程中的具体应用,特别是如何正确处理方程中的未知数和常数项;
②掌握去分母、去括号等步骤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如分母为0或括号内含有绝对值;
③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识别并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将问题转化为方程进行求解。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直尺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平台、在线教育平台(用于布置和提交作业)
-信息化资源: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视频教程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方程模型)、多媒体教学软件、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提问:“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
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教师:“非常好,那么今天我们要继续深入探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技巧。请大家翻开课本,找到5.2解一元一次方程(2)这一节。”
2.理解移项法则
教师展示例题:“请看这道题,2x+3=11。请同学们尝试使用移项法则来解这个方程。”
学生尝试解答。
教师:“大家已经尝试解答了,谁能分享一下你的解题思路?”
学生回答。
教师:“很好,这位同学正确地应用了移项法则。现在我来为大家详细讲解移项法则的应用。”
教师板书移项法则:“移项法则:将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式的一边,含有常数的项移到等式的另一边。”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实际案例讲解
教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个实际案例。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一些,剩下的苹果比原来少2个。请同学们列出方程并求解。”
学生分组讨论,列出方程并尝试解答。
教师:“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一下他们的解题过程?”
学生回答。
教师:“非常好,大家列出了正确的方程。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求解这个方程。”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求解方程,强调解方程的关键步骤。
4.互动练习
教师准备一系列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和类型的方程。
教师:“现在请大家完成这些练习题,我会在旁边巡视,如果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问我。”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解答。
5.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2),重点掌握了移项法则和解方程的步骤。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学到的内容。”
学生总结。
教师:“好的,现在我来出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回答。”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教师:“大家回答得非常正确。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作业布置
教师:“今天的作业是,请大家回家后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特别是那些难度稍大的题目。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查阅资料或者和家人讨论。”
学生听讲。
7.课后拓展
教师:“为了巩固今天的学习内容,我给大家留一个课后拓展题。请大家思考,如果方程中未知数的系数为负数,解方程的方法有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教师鼓励学生课后自己研究并尝试解答。
教师:“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下课!”
知识点梳理
一元一次方程(2)这一章节是七年级数学上册的重要内容,以下是本章节的知识点梳理: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通常形式为ax+b=c,其中a、b、c为常数,且a≠0。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第一步:去分母。如果方程中含有分母,需要找到方程中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并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这个最小公倍数,以消除分母。
-第二步:去括号。如果方程中含有括号,需要根据括号前的符号(加号或减号)将括号内的项分别与括号外的项相乘。
-第三步:移项。将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式的一边,含有常数的项移到等式的另一边。
-第四步:合并同类项。将方程中含有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