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解一元一次方程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教学设计(冀教版2024)河北专版.docx
5.3解一元一次方程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教学设计(冀教版2024)河北专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5.3解一元一次方程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教学设计(冀教版2024)河北专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5.3解一元一次方程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25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5.教材版本:冀教版2024河北专版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数学建模意识,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模型中的问题。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学生需要掌握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基本步骤。
2.方程的解的实际应用: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求解。
难点:
1.方程的解的检验: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如何验证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原方程。
2.复杂方程的求解:在解含有括号、分数等复杂形式的方程时,学生可能感到困惑。
解决办法:
1.对于方程的解法,通过逐步演示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每个步骤,并强调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2.通过实例讲解和分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解的检验过程,并练习不同类型的检验方法。
3.对于复杂方程,提供详细的解题步骤和示例,引导学生分步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策略。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克服难点。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平台、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投影仪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数学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在线练习
-信息化资源: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教学视频、在线练习题库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方程模型图)、卡片、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提问“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方程来解决?”来引导学生思考方程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
a.详细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
b.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求解。
-举例说明:
a.展示几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逐步讲解解法,让学生跟随操作。
b.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互动探究:
a.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
b.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并分享给全班。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
a.发放课堂练习纸,让学生独立完成几个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
b.引导学生互相检查答案,讨论解题过程中的疑问。
-教师指导:
a.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巡视,及时纠正错误。
b.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讲解和示范。
4.拓展延伸(约10分钟)
-提供一些稍微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尝试解决。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方程的解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5.总结反思(约5分钟)
-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师总结:强调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
6.课后作业(约10分钟)
-布置课后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的方程,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今天所学,并尝试用方程解决一些家庭问题。
学生学习效果
六、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性质和解法步骤。
-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求解。
2.能力提升:
-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得到加强,能够通过分析问题和建立方程模型来解决问题。
-学生数学建模意识得到提高,学会了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
3.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并能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并能够倾听他人的观点。
4.数学应用意识:
-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提高了数学应用能力。
5.学习习惯和态度: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得到提升,愿意主动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
6.合作能力: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