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共14张PPT).ppt

发布:2018-06-05约1.97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课件二:片头二(课件标题和主菜单) 课件7:热力环流的形成② ( 进一步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思路是:空气密度不均-- →气压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 问题3:A地空气上升,将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后总结:A地空气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而近地面的空气因膨胀上升变得相对稀薄密度减少,形成低压。 问题4:BC地空气下沉,又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后总结:BC两地空气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少,形成低压,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加,形成高压。 问题5:这样,ABC三地近地面、高空的气压还是一样吗?等压面还是水平的吗?   学生回答后总结:不一样。等压面不再是水平的,而是弯曲的。 问题6:同一高度的气压不一样会使空气如何流动?   学生回答后总结:于是,在上空,空气便从气压高的A地向气压低的BC两地扩散;在近地面,空气又从BC两地流回A地,以补充A地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 课件8:热力环流总结 (先对照图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然后通过提问对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提高 ) 由此可以看出,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气压差异又是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课件9:实例分析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由于城市人燃烧了大量的各种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因而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热岛效应”。通常城市的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0.5-1.0℃。当大的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D 高压 低压 热 低压 高压 冷 1008 1010 1006 1004 1002 1000 (百帕)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近地面风的形成 北半球 1012 高空风的形成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读下列二图,标出并说出A、B两地高空的风向。 A B C 热 冷 冷 热 冷 冷 高 低 低 高 高 低 北极 赤道 南极 赤道 北极 南极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 地球表面上运动,而且 地球不自转 影 响 因 素 冷热不均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 地球表面上运动,而且 地球仅自转不公转 影 响 因 素 冷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 冷热不均引起,热力原因 冷热不均引起,热力原因 空气质量变化引起,动力原因 空气质量变化引起,动力原因 空气质量变化引起,动力原因 空气质量变化引起,动力原因 冷热不均引起,热力原因 湿热 冷干 冷干 干热 干热 温湿 温湿 * 课件二:片头二(课件标题和主菜单) 课件7:热力环流的形成② ( 进一步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思路是:空气密度不均-- →气压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 问题3:A地空气上升,将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后总结:A地空气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而近地面的空气因膨胀上升变得相对稀薄密度减少,形成低压。 问题4:BC地空气下沉,又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后总结:BC两地空气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少,形成低压,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加,形成高压。 问题5:这样,ABC三地近地面、高空的气压还是一样吗?等压面还是水平的吗?   学生回答后总结:不一样。等压面不再是水平的,而是弯曲的。 问题6:同一高度的气压不一样会使空气如何流动?   学生回答后总结:于是,在上空,空气便从气压高的A地向气压低的BC两地扩散;在近地面,空气又从BC两地流回A地,以补充A地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 课件8:热力环流总结 (先对照图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然后通过提问对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提高 ) 由此可以看出,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气压差异又是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课件9:实例分析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由于城市人燃烧了大量的各种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因而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热岛效应”。通常城市的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0.5-1.0℃。当大的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