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热力环流》导学案1.docx
3.3大气热力环流
姓名:班别:
知识梳理:
一.知识铺垫:(几个常用概念)
1、气压:该地单位面积垂直方向上延伸到大气层顶的空气柱的总重量。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2、高压、低压: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称为高压;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称为。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向运动。
3、等压面:大气中气压值相等的点所构成的面。理想状态下,地面受热均匀,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同一海拔高度处,气压相等,即等压面与海平面,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气压单位为百帕(hPa)。
二、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阅读课本p83第一段,完成以下内容。
1.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
在地球表面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并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2.大气运动的表现形式
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或,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
阅读课本p84第二段和图3-17,完成以下内容。
3.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1)概念:由于地面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大气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的形式。
(2)形成过程
①图a:当地面不受热时,空气没有相对上升和相对下沉运动。
②图b:当A地接受热量多,B、C两地接受热量少时,A地近地面空气,到上空聚积,使上空空气增大,那里的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围地区的气压都高,形成;B、C两地空气,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于是,在上空,空气便从气压高的地向气压低的两地扩散。
③图c:在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向外流出后,空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周围地区都低,形成;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空气密度增大,形成。于是,近地面的空气从两地流回地,以补充A地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
三、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
1、应用
海
陆
风
海风: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近地面,
陆地气压海洋,由吹向,为风。
陆风: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近地面,
陆地气压海洋,由吹向,为风。
山
谷
风
谷风:白天山坡增温,气流,气压,暖空气沿山坡,形成风。
山风:夜晚山坡降温,气流,气压,冷空气沿山坡,形成风;
城
市
风
城市排放能量多,温度,形成“”。
布局: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距离以;卫星城及工厂布局在气流下沉距离以。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关键抓住以下四点关系
(1)温压关系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3)垂直方向上气压的变化: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
(4)等压面凹凸关系: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近地面等压面与高空等压面弯曲方向相反。
参考答案:一、1.降低2.高低压高压低压3.平行二、1.太阳辐射气温不同气压2.垂直运动水平运动风3.(1)冷热不均最简单(2)②膨胀上升密度高气压收缩下沉低气压ABC(3)③低气压高气压BCA三、1.海陆风:快热低于海洋陆地海快冷高于陆地海洋陆山谷风:快上升低上升谷风快下沉气压高下滑山城市风:高城市热岛内外
【练习巩固】
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等压面弯曲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温较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在“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判断其中符合热力学原理的是()
A. B.C. D.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