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店(说课稿)-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001].docx
文具店(说课稿)-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文具店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式描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增强学生的数感,通过文具店情境,让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感知数量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共同完成任务,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确定商品的单价与数量的关系,能够通过简单的乘法计算总价。
-学生能够根据总价和单价计算出购买数量,或者根据数量和单价计算总价。
-例如,在文具店购买铅笔,已知铅笔的单价和购买数量,计算总花费。
2.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乘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特别是当数量或单价有变化时如何调整计算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识别并应用“总价=单价×数量”这一数学模型。
-例如,在购买多种商品时,如何计算每种商品的总价,然后再求和得到总花费,这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教师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难点,可以通过模拟购物游戏或者真实购物情境来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实物教具(如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电子白板或投影仪,计算器。
-课程平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电子教材。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用于展示文具店场景和计算过程。
-教学手段:情景模拟游戏,小组合作学习材料,购物清单模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角色:首先,我会以一个亲切的语气问候同学们,然后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学生角色:同学们热情地回应老师,表示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感兴趣。
2.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去过文具店吗?在文具店里,你们都买过哪些文具呢?
学生角色:同学们积极回答,分享自己在文具店购买文具的经历。
3.老师总结: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文具店的一些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的世界吧!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导入问题
老师角色:接下来,我会展示一张文具店的图片,并创设一个情境。
学生角色:观察图片,理解情境。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老师角色:同学们,如果一支铅笔的价格是2元,你买3支铅笔需要多少钱呢?
学生角色:同学们积极思考,尝试回答问题。
3.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得出结论
老师角色:同学们,刚才的问题中,我们需要用到什么数学知识呢?
学生角色:同学们回答,需要用到乘法。
4.示范计算过程,强调步骤
老师角色:接下来,我将给大家展示如何进行计算,请同学们认真观看。
学生角色:同学们认真观看老师的演示。
5.学生独立练习,巩固所学
老师角色: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自己动手,尝试解决下面的题目。
学生角色: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独立练习。
6.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方法
老师角色: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和旁边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学生角色: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
7.课堂展示,分享成果
老师角色:同学们,现在请你们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解题过程,让我们一起学习。
学生角色:同学们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8.总结规律,提高认识
老师角色: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解决文具店中的数学问题,其实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就能发现数学的奥秘。
学生角色:同学们点头赞同,对数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1.老师角色:接下来,我将给大家出一道与文具店相关的实际问题,请大家认真思考。
学生角色:同学们认真思考,尝试回答问题。
2.学生独立练习,巩固所学
老师角色: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自己动手,尝试解决下面的题目。
学生角色: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独立练习。
3.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老师角色: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和旁边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学生角色:同学们分组讨论,共同完成题目。
4.课堂展示,分享成果
老师角色:同学们,现在请你们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解题过程,让我们一起学习。
学生角色:同学们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四、课堂小结
1.老师角色: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文具店的数学问题,大家掌握得怎么样?
学生角色:同学们纷纷表示掌握得很好。
2.老师总结:很好,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发现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