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2时间和位移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
PAGE
10-
时间和位移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被支配在人教版一般中学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1(必修)第一章其次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时间和位移,为下一步学习速度奠定概念基础.教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情景入手,让学生逐步相识描述质点运动的时刻、时间间隔、路程、位移、矢量等概念的含义和区分.
对时刻、时间间隔的教学,及对路程、位移概念的理解,实行“情景贯穿”的教学方法,效果要好些.尤其对位移这一矢量的教学,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矢量语言,感到不习惯是很自然的,所以要充分利用有向线段表示矢量的直观、形象的特点,联系实际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矢量相加的法则.
二、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目标:
1、能够区分时刻和时间间隔.
2、驾驭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知道位移和路程的不同.
3、知道矢量和标量的定义及二者的区分.
4、知道直线运动的路程和位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概念,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化的处理方法。
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的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会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气.
3、养成良好的思索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4、从学问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还停留在用“路程”表示运动的多少,还不知道运动就是位置的变更,对于如何描述还没有概念。对时间和时刻的理解尚停留在日常生活的说法,未形成概念。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时刻、时间间隔、路程、位移等概念的含义和区分。老师逐个说明名词效果不好。可以考虑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分析、探讨。相识动身的时刻、到达的时刻、运行的时间等等概念,以及某时刻在什么位置、或者在某段时间内从哪里到了哪里的位置变更等概念。
本节课用到的数学学问和方法:用数轴来表示时间轴和位移轴,在时间轴上,点表示时刻,线段表示时间间隔.要选计时起点(零时刻),计时起点前的时刻为负,计时起点后的时刻为正;在位移轴上,点表示某一时刻的位置,线段表示某段时间内的位移.要选位置参考点(位置零点),直线运动中,可选某一单一方向作为正方向,朝正方向离开参考点的位置都为正,朝负方向离开参考点的位置都为负.位移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同时为正,相反时为负.标量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矢量遵从三角形定则(或平行四边形定则)。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分和联系。
2、位移和路程的区分与联系。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正确相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3、标量和矢量在计算方法上的不同。
六、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运动的几个概念:质点、参考系、坐标系.要想清晰地描述物体运动状况,仅仅用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我们须要学习更多的物理量。
提问:某同学,上学的时候你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走的?什么时间到校的?
设疑:宇宙万物都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我们每天按时上课、下课、用餐、休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经验一年又一年,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成长.对于时间这个名词,我们并不生疏,你能精确说出时间的含义吗?物体的任何机械运动都伴随着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变更,用什么来量度物体位置的变更呢?这就是我们今日要探讨的课题——时间和位移
据实际状况回答
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忱。
新课教学
1、时间间隔与时刻
假如建立一个表示时间的一维直线系,则在这个坐标系中,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差,用线段表示。
提问:时间和时刻含义不同,如何进行区分?
(1)在我校的作息时辰表上,你能找出更多的时刻和时间间隔吗?
(2)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
(3)阅读教材,了解如何用数轴表示时间?
依据以上探讨与沟通,能否说出时刻与时间的概念.
老师帮助总结并回答学生的提问.
时刻是指是指某一瞬时,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点来表示。
时间间隔是指两时刻的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线段来表示.时间间隔简称时间。
提问:那么对于中学物理中时间与时刻中说到的第几秒、第几秒初、第几秒末、第几秒内、前几秒、前几秒内意义分别应当怎样理解呢?
(1)第几秒,一般运用是指“时刻”,但也可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