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2时间和位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PAGE
6-
时间和位移
1、教学目标
1.知道时间与时刻的含义及它们的区分,学会用时间轴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分和联系
3.知道矢量和标量,能区分矢量和标量
2.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分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分.
3.矢量与标量的关系
难点
1.正确相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3.培育学生的理解实力。
3.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刚刚进入中学,物理难度有所提高,所以在初中与中学物理的转折点上,老师肯定要低重心教学,重点把握基础学问,学会合作探究,抓重点,突方法。
4.教学方法
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怀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5.课前打算
1.学生的学习打算:预习课本相关章节,初步了解什么是矢量和标量,知道时间和时刻及位移和坐标的区分。
2.老师的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长拓展学案。
6.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怀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状况并了解了学生的怀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要探讨物体的运动自然离开不了时间,我们的生活与时间这个词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常常这样说“汽车的开出时间是9点30分”“汽车在某站停留的时间是20分钟”。那么这两句话中的“时间”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呢?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时间与时刻
设疑:不是,第一句中的“时间”是某一时刻,某一瞬时;其次句中的“时间”是指一段时间。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用物理学严谨的语言对时间定义
时刻:指某一瞬时,是事物运动发展改变所经验的各个状态先后依次的标记。
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用来表示事物运动发展改变所经验的过程长短的量度
我们可以用一个时间轴来表示
理解记忆:时刻对应于时间轴上一个点,时间对就于时间轴上两点之间的线段时间=末时刻-初时刻
补充说明:
问题:首先时间轴的正方向是不能变的,因为时间不会倒流。那原点在何处呢?时间的起点?开天辟地?
点评:当然不是,是依据须要随意选择的。若我选此刻为原点,那下一秒就是坐标1秒,那上一秒呢?应当是负1秒,所以时刻可以是负的。如公元前200年。
关于时间的几种说法:
第3秒末=第4秒初
第2秒=第2秒内(夸大记忆,如第2秒可以记成第2天,第2年)
前3秒=前3秒内
放大理解法:如有同学不知道第2秒是时刻还是时间,那我们可以将秒放大至天或月或年,学生就简洁理解了。比如学生肯定知道第2年是第2个一年,是一年时间,不是时刻。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辰表示时间很长。
B. 某人跑步成果13秒是时间。
C. 作息时辰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刻
D. 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例2、正确的是()
A. 物体在5秒时指的是物体在5秒末时,指的是时刻
B. 物体在5秒内指的是在4秒末到5秒末这1秒的时间
C. 物体在第5秒内指的是在4秒末到5秒末这1秒的时间
D. 第4秒末就是第5秒初,指的是时刻
二、位移
问题:运动表示物体相对位置的改变,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如何在数学坐标系中表示物体的位置,今日我们就来探讨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该如何表示?
如图所示
提问:两人分别从O点沿曲线1,2运动到A点,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路程(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不同,但在整个过程中它们的初末位置相同,也就是说整个过程它们的位置改变相同(起先在A,最终在B)。我们该怎样来描述这样一个位置的改变呢?能用我们初中学过的路程来描述这们的位置改变吗?比如路1路程100米,路2路程200米。假如你告知别人只要从O点动身走100米就能到A点,那别人能了解你的位置改变状况吗?能找到A点吗?
学生沟通与探讨。
师:所以为了能够很好地表述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位置的改变,物理学中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位移。
学生自学课本,归纳。
定义:
位移: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用S表示。
单位:米(m)
位移与路程的比较:
路程
位移
定义
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个有向线段
大小
有
有
方向
无
有
|位移|≤路程当物体单向直线运动时才等于
从一点到另一点位移肯定,但路程却有多数个
三、标量与矢量
物理学中把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位移)叫做矢量,以前我们学过的有大小无方向的量叫做标量。
举例:矢量:力、位移
标量: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等
不同点:
1) 矢量有方向而标量没有。
2) 运算法则不同
写出法则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