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4新人教版必修1.doc
PAGE
4-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正确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义;
(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直线运动的速度的大小的数据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决一些简洁问题
(4)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区分
2、过程与方法
(1)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常常采纳的方法。
(2)培育学生的迁移类推实力,抽象思维实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由简洁的问题逐步把思维迁移到困难方向,培育学生相识事物的规律,由简洁到困难。
二.设计思路
通过和初中的学问比较,区分并加深对速度的理解,根据位移-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度和速率的依次递进教学,矢量型和比较教学是这节课的主线。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给学生感性的相识,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爱好。
学生回答问题时,答案要加以修正,引导学生向正确的答案和科学的学习、探讨方法努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重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区分
教学策略:通过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2.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
难点: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教学策略:通过数学上微元法的思想来推导和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可以为后面的类似的问题埋下伏笔。
教学方法与教具
老师启发、引导,学生思索和探讨。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生活常见实例:甲、乙两位同学同时由学校动身去电影院。甲步行走近路,乙骑自行车绕道而行,结果他们同时到达。
问:他们二人相比,谁快些?比较路程还是位移?谁更有意义?
(二)新课教学
一、坐标与坐标改变量
汽车t1时刻处于A点,t2时刻处于B点,则:
1、位置的改变△x(位移)△x=
2、时间的改变△t△t=
思索与探讨
1、上图中汽车(质点)在向哪个方向运动?
2、假如上述汽车沿x轴向另外一个方向运动,位移Δx是正值还是负值?
新知探究
物体的运动快慢比较
1、哪辆车更快?(动画演示)
2、在百米赛跑中,如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展示奥运男子100米决赛录像片断)
3、位移不同,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快慢?
二、速度
1、速度(velocity)
(1)定义: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符号:v
(3)定义式: △x越大,v越大吗?
(4)单位及其换算:m/skm/h
问题:两辆汽车从某地动身,速度都是20m/s,他们的运动状况完全相同吗?
(可能是南辕北辙!!)
体会:速度仅指出大小是不够的,还必需具有方向。
(5)速度是___量,方向是_________的方向
三、匀速直线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假如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的轨迹是直线
(2)“匀速”是指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
实质:是一种快慢不变的运动。
探讨与思索:对于快慢改变的运动,我们该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
问题:对于快慢改变的运动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将变速运动等效于匀速运动时的速度)
四、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
它粗略地描述某段时间内物体的运动快慢。
问题:我们能知道物体运动的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吗?
2、瞬时速度:
(1)物体在某一时刻(位置)时的速度
实例:汽车从制动到停止下来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m、7m、5m、3m、1m。通过计算说明汽车前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这五个平均速度中哪一个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视察:这是一段直线还是曲线?
(动画展示曲线的一小段)
结论:曲线可看成由很多小段的直线构成。
思索与探讨:当△t特别特别小时,是否可将物体看作是匀速运动?
(2)当△t特别特别小,△x/△t可看作某时刻(某位置)的瞬时速度
如汽车的速度计指示
五、速度和速率
1、速率(speed)
(1)定义: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的比值
(2)是___量
(3)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理解:Δt很小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2、常说的“速度”,可能指: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或“速率”
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
思维点拨:
1、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吗?
2、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是否相等?
典例探究
1.如图所示,一质点沿直线AB运动,先以速度v从A运动到B,接着以2v沿原路返回到A。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