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权《流通概论》第十二讲流通企业发展的信息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流通概论 第十三讲流通企业发展的信息化与物流改革 一、信息化的本质 环境变化与企业变革 环境在变,它呼唤企业要超越自我,战胜自我,自我蜕变,要不断跳出旧的发展模式,甚至需要自己建立新的“游戏规则”来寻求新的增长点。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也是企业的生存法则。 只有那些能够成功地应付环境挑战的企业,才是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的企业。 (一)什么是信息化? 一般理解的企业信息化 企业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计算机化、网络化。 企业经营、管理、生产信息化。 企业办公自动化(OA) 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指MIS/MRPII/ERP/CRM/SCM等中的某个或部分系统); 企业的主要产品实现CAD,CAE,CAPP/CAM; 建立企业Intranet 或网站,开展电子商务(EC); 发展DS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ESS (Executive Support System),ES (Expert System) 信息化是一个过程 为了适应急剧的环境变化,企业通过引进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创新的过程 ,就是企业活动过程的信息化。 信息的特征 任何的信息都可以分解 重要的是信息的质量,而不是信息的数量 管理的本质不是管人,而是管过程 (二)信息化的本质 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是一个自我组织化的过程 是一个系统改革的过程 信息化不是万能的 需要磨练人的感性;建立自由阔达的并且可以容认失败的企业文化 (三)信息化的三大基础 社会基础 市场基础 企业基础 二、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企业的未来 信息对于企业的战略意义超过资金、设备、厂房和眼前的市场开发 信息是企业经营的重要资源 企业活力的重要点就是灵活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满足市场需要。 信息化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 (1)大网络环境的形成。 (2)行业竞争结构的改变。 互联网时代是“客户定制规则”的时代。 (3)顾客需求行为的变化。 (4)企业交易模式的改变与价值链的再造。 信息化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变革 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的管理模式也将因此而发生重大变革。主要表现在: 组织结构、 营销方式、 内部协调、 顾客服务等方面。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到底有什么用处? 从表面上看,企业信息化似乎就是买设备、上系统。 但事实上,它决不是简单的以计算机网络代替手工劳动,而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管理革命。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具有层次性、阶段性,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化内容的建设。 信息化建设需要注意的东西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注重战略与策略相结合。 首先企业应当确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合理进行企业的IT规划; 然后企业再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来分布进行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需要对原有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工作方式等进行变革。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改变企业管理粗放、落后的面貌,建立起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1、日本7-11发展概况 7-11连锁便利店是一间邻居便利店,日本人称作“Kobini”,其特点在于方便快捷,全年365日,每周7天,每日24小时不停营业。 日本7-11——为顾客提供最大的便利 日本7-11便利店的诞生 7-11公司原是美国南大陆(Southland Corporation)公司经营的一个著名的便利店集团,后被日本的主要零售商伊藤洋华堂于1973年11月引入,签订了在日本开展地区特许经营的合同。 1974年5月,在东京都江东区开设了该公司的特许一号店—丰洲店。当年共有15家加盟便利店开业,经营额为7亿日元。 一年后加盟店发展到69家,经营额为48亿日元。1975年6月,在福岛县郡山市的虎丸点开始了24小时营业。 1978年1月正式更名7-11(Seven-eleven Japan)。 “我理想中的经营是无论环境怎么变化,企业都能够及时、正确的应付。” “只要不断地自我突破和自我创新,店铺和企业就能不断地在经营中取得成功。” -----铃木敏文 日本7-11的快速发展 日本7-11便利连锁集团麾下的便利店从创立至今就像樱花一样,逐渐浪漫了日本零售市场:1975年,连锁加盟店发展到69家,营业额突破了48亿日元,1980年,连锁加盟店多达1000家; 19
显示全部